logo

ssdl
Sreach
banner
INSIGHT

鹰眼

资讯分类
/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房地产要这么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1年房地产要这么干!

2021年,房地产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走向?住房租赁市场是否会得到整顿和清理?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本文将针对会议内容中与房地产相关的若干关键点进行了如下解读。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一度“冰封”,下半年后逐渐恢复增长,甚至创下了最近三年来成色最足的“金九银十”,全年销售额直逼历史记录。然而,在租房市场中,多个长租公寓爆雷,许多在大城市打拼的“蛋壳难民”度过了年轻生命中最冷的冬天。2021年,房地产市场将会有怎样的走向?住房租赁市场是否会得到整顿和清理?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2021年,租赁市场将成为政策重点,爆雷的‘二房东’租赁有望受到强监管。”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针对房地产的讲话与往年相比篇幅更多,内容也更多,特别是重点强调了租赁市场。

 

 

一、连续三年明确“房住不炒”

 

笔者梳理近年来的经济工作会议报告发现,“房住不炒”这一定位自从在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首次被提出后,仅在2017年的报告中未被提到,最近三年的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19年,房地产调控次数每年增长了将近200次。据中原地产研究统计,超过100个城市2017年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超过250次、2018年发布政策超过440次,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达到了620次。截至日前,2020年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达到了458次左右,虽然不及2019年,但也超过了2018年的次数。

 

 

张大伟指出,“房住不炒”也代表了未来楼市政策将依然打击投资投机,全国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将依然维持之前的状态。但同时也会保护真实居住需求,未来微调的政策将有利于刚需。

 

不过,房价只是诸多住房问题中的一个,要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更要多管齐下。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中央意识到了“房价稳”和住房问题是两码事。从数据看,一线城市今年房价涨幅不大,但是就是很多人买不到房,所以提出要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

 

“短期看,市场出现波动需要限价,但如果只限价而忽视供需结构的平衡,只能带来市场的更大紊乱。”张大伟说,政府限制备案价,不允许开发商自主定价,但周围的二手房价格是无法监管的,二手房价格随着市场行情涨起来了,但是新房被紧紧压制住,价格倒挂随之产生。

 

 

严跃进预计,后续大城市房地产政策会有三个重要变化:短期管控方面,继续打击各类炒房需求,包括此前深圳的代持购房;长效机制方面,土地供应继续发力,尤其是增加纯住宅用地;继续发展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二、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大城市住房出了什么问题?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

 

一是房价贵的问题,所以会议紧接着就强调了“房住不炒”和“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如何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问题,大城市住房供求失衡,所以这几年提出发展租购并举,本来就是要增加住房供应,满足居民租房需求。

 

 

但这又引出来第三个问题,就是今年以来,长租公寓市场频频“暴雷”,蛋壳、自如等头部运营商都被曝出纠纷事件,如何维护租户权利,成为了新的问题,所以这次会议才会专门强调“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与中小城市相比,中国大城市房价可谓居高不下。全国商品房均价接近1万元,而北上深房价均已突破6万元,广州、杭州、厦门则突破3万,部分强省会城市房价超过2万,均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往往都是人口流入、资源聚集、产业发达所在。房价上涨动力更足,居民炒房热情更为高涨,房地产在经济全局中的地位更为重要。

 

因此房价涨跌更关乎全局,一旦陷入大涨大跌的局势,影响的将不只是一城一地。

 

另外,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也已成为影响基础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

 

正如会议公报所言,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这表明房地产不只是拉动经济和维系土地财政的工具,不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基础民生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从经济视角转向民生视角,这是中国房地产的最大转向。

 

严跃进预计,后续大城市房地产政策会有三个重要变化:短期管控方面,继续打击各类炒房需求,包括此前深圳的代持购房;长效机制方面,土地供应继续发力,尤其是增加纯住宅用地;继续发展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问题。

 

 

三、租赁市场将成为政策重点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是,会议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强调租赁市场的规范和整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其中关于促进租购同权、降低租赁税费、规范发展长租房、将租金水平纳入调控等政策,都是以前提得较少,但是很切中当前现实的。“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前面用了“高度”二字,也表明了重视程度。

 

张大伟指出从政策内容看,主要是加减法政策,加法增加供应,减法,减少选择租赁居住的阻力。

 

主要有两个方向:一类是直接影响房源供应,供应70年产权的出租房用地,包括北京、上海等城市做的比较积极。另外一类是针对租购同权的政策,增加租房者获得的权益。这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超过20个省份60个以上城市发布了政策内容。政策着落点主要是保护租房者、维护租赁关系稳定。

 

整体看,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来说,不仅仅租购并举是房地产长效调控的政策之一,鼓励租赁消费,稳定租赁关系,赋予租房者更多的权利,不仅仅是科学住房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更可以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减少非理性购房需求。

 

当下租赁市场问题比较多,租金上涨的数据各家各不一样,有些机构发布的数据非常非常明显的在误导市场。

 

长租公寓最大的问题,其实不在推涨房租,而是金融化带来的“资金池”,现在的长租公寓已经不是一个租赁企业,而是一个个标准的“金融企业”。将房主的预期租金,通过平台项目转移到公司名下,实际控制人可以随意动用,这当然有风险。资金池最大风险是可以掩盖问题,后移投资风险!

 

长租公寓模式,其实对于中介企业来说,就是把原来简单的中介费+差价模式,变成了投资者。

 

租赁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部分城市的二房东租赁模式跑路,暴雷,对于市场来说,后续依然会大量发展租赁租房,租售并举是趋势。

 

随着经济稳定,需求平稳,过去几年的租金价格上涨明显开始放缓,大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租金下调。这对于二房东类型的租赁公寓影响非常大,因为锁定了业主转租房源的租金价格,而未来租金平稳的预期下,盈利难度很大。

 

对于当下公寓租赁市场来说,竞争激烈,企业进入的数量非常多,行业除了规模外没有其他竞争壁垒,这种情况下,上市都是为了融资扩大规模,形成规模优势降低运营成本。

 

租赁市场的竞争现在不仅仅是二房东类型的公寓竞争,政府提供的廉价租赁房源、集体土地建设租赁房源等公寓也逐渐从土地开始变成房源,这些都会影响租赁市场的未来预期。

 

从上市看,长租公寓类企业遇到当下的资本寒冬,中小型长租企业暴雷非常多,在国内融资难度也加大,这种情况下,上市是最好的选择。

 

长租公寓类的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占比市场份额已经超过20%,如果计算二房东之类的同样模式交易,当下市场,已经有60%的租赁房源很难见到房主交易。这种情况下,租赁市场特别是长租公寓市场需要加大监管力度。

 

 

四、未提及“长效机制”,房地产税出炉尚远?

 

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其中,“财税”手段,被认为是房地产税。因此,一直以来,房地产税就被认为是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述政治局会议、"十四五"规划建议,甚至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多个重要会议,都未提起“长效机制”。

 

另外,今年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则将关于房地产税的表述,从此前的“稳步推进”又改回了最早的“稳妥推进”。

 

因此,结合上述种种,也有观点认为,虽然房地产税立法的大方向没有变,但房地产税来临的脚步,则可能已经放缓。

 

五、老旧小区改造能否成为促内需合格抓手

 

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致的是,老旧小区改造被放到了促内需板块。会议在部署“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相关工作时称,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实际上,多年来,由于房地产行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强大拉动作用,一直被认为是促内需的重要抓手。

 

而随着“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实、房企“三道红线”的确立和疫情的多重影响下,虽然房地产投资依旧保持着较高位的增长,但主要是土地购置费拉动,在真正拉动内需的建安投资上,则表现疲软。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前11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但迟迟未能转正。土地购置面积上,前11月则同比下降5.2%,降幅持续扩大。

 

 

多位分析人士都在解读此数据时表示,如果房地产领域调控不放松,明年的房地产投资可能那样以维持当前6%左右的增长。

 

因此,老旧小区改造能够多大程度的代替房地产开发,在促内需上能起到多大作用,成为一个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已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惠及居民1043万户。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到11月底,今年计划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已全面开工。

 

但具体能带动多大的投资,则还没有具体的估计。此前,有老旧小区领域的从业者表示,北京约有5100个楼龄在20年以上的老旧小区,涉及243万套住房。预计北京老旧小区改造的平均总投入资金应该在每平方米1000到1300元之间,照此计算,投资额度将在1800亿元以上,叠加智慧社区、新基建等项目的投入,投资额度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而如果要在未来五年完成“基础类”“完善类”和“提升类”三类改造,平均每年将会拉动超过400亿元的投资。

 

 

 

 

内容源自境宽地产融合平台,仅供分享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新闻

  • 深圳市乐投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755-85215576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138-2330-9793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 ptai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

  • ptai

    伯居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