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鼓励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利用城市废弃厂房改造成体育空间,在国际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案例。今天我们将通过成熟又有创意的国际视角,看看老外们是如何通过不同的创新途径促进城市体育发展,把废旧厂房变废为宝的。
一、纽约布鲁克林:多米诺公园游乐场
——老糖厂带来的甜蜜运动之旅
多米诺公园里有纽约最吸睛且最创新的游乐场之一,人们通常称多米诺游乐园为Sweetwater。游乐场由一个抬高的小屋,一个高高的筒仓,和一个工业集装箱组成。为了向多米诺糖厂和其制糖历史致敬,孩子们可通过的游乐场的每一个部分,都代表着制糖过程中的一环。这些游乐场里的小家伙们可以在他们的游乐场之旅里爬坡,在管道,传送带和弹射滑梯之间穿梭。

为了与老工厂的色调相配,Reigelman将亮黄色,青绿色,绿色和拉丝金属色与现存的工业文物和工业元素相结合。工厂车间重复使用的木材被用于高架舱的外立面上,旁边是色彩艳丽的工厂随处可见的阀门轮。

游乐园的三个主要部分——一个抬高的小屋,一个高高的筒仓,和一个工业集装箱,其他诸如不锈钢滑梯,攀爬处,以及走道,都能令人想起老工厂的复杂建筑和基础设施。


糖果色和动态图形的选用,加上工业视觉叙事视角,多米诺游乐场把成年人和孩童一起带入了一个能点燃他们冒险精神的空间。


二、莫斯科:Sektsia健身房
——纺织品厂改造的健身房
Sektsia健身房位于莫斯科历史最悠久的纺织品公司“Trekhgorny”的厂房区域。

建筑师将四个小型空间转变为一个引人注目且充满现代感的健身俱乐部,并为其注入一种能够激励客人进行“自我建设”的积极氛围。

设计同时还充分尊重了既有建筑的工业历史,将原先的旧墙保留在空间当中。

三、慕尼黑:WERK12中心
——从马铃薯工厂变身为具有传奇色彩的运动休闲区
WERK12中心这座多功能的综合体占地7700平方米,位于慕尼黑东站附近的一个更新后的工业场地,目前已成为Werksviertel-Mitte城区的焦点场所。大胆而引人注目的艺术立面上装置着5米高的、来源于德国唐老鸭漫画的巨大文字。

WERK12的设计将简单的形式、朴素的材料和透明的立面结合在一起。使用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建筑中移动:除了位于建筑东北侧的外部交通核心筒之外,每个楼层还被3.25米宽的露台环绕,并通过建筑周围的户外楼梯相连接,从而创造出一系列宽敞的开放空间。

5米高的字母致敬了涂鸦文化以及曾经在旧场地中被大量使用的标牌。
建筑的五个楼层中,首层用于餐厅和酒吧,顶层是奥迪企业创新办公室,中间的三层是体育馆,其中一层是泳池。WERK12的落地玻璃窗加上其位于火车站附近的地理位置,为上方的楼层提供了慕尼黑市中心的壮观美景。

空间的灵活性是本次设计的一个关键之处。超高的天花板(层距5.5米)允许未来的使用者增建夹层或进行其他类型的楼层调整。将交通路径置于建筑外部的做法使室内布局更加容易改变。同时,对角线式的楼梯也为建筑提供了结构上的稳定性。

四、丹麦:GAME Streetmekka Viborg运动文化空间
——空置工厂变身运动文化空间
Game Streetmekka Viborg是一个开创性的项目,通过将一处空置工业建筑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可以展示街头体育、街头文化和街头艺术的文化馆,来为这处空置工业建筑注入新活力。

现有的建筑最初是一个风车工厂,是20世纪60、70年代大规模生产的仓库或工厂建筑的典型例子之一,几乎西方国家的每个郊区工业区都有。通常由预制混凝土板或波纹钢制成,这些工业剩余物被认为几乎没有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

新建筑立面,半透明材料覆盖在原本的工业建筑结构上,给人以轻盈的感觉。

多元化的城市体育空间可以促进城市更新和消费转型、推动城市营销、打造健康城市和生态城市。以往的体育用地往往跟着赛会导向走,场地类型单一,有时甚至造成空间浪费。而改建闲置场地则需要依托现有条件“精打细算”,既要对接服务半径内群众不断迭代的健身需求,又要实现复合功能和兼容设计,有效提高利用率。
内容源自知学学园,仅供分享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