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浪潮中,购物中心自然不会混吃等死,自寻出路,发展创新是每一个购物中心都在积极去做的事情。各种精彩的创新经济和新型销售模式也取得了卓越成效,成功的将消费者从家中吸引了过来。
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商业形态的不断创新,体育综合体这一实体类型已悄然成为热门。

放眼全球,体育综合体突破传统购物中心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的感官体验,串联起更多样化的需求,那么,当下最新、最火的“体育综合体”到底有多好逛?今天,一起通过以下案例看看吧。
一、上海长风大悦城

长风大悦城屋顶运动街区——Sky Park高登公园玩出屋顶“新花样”,正式开放亮相后,独特又专属的屋顶运动健身场景成为魔都时尚运动新ICON。

作为国内购物中心首个屋顶综合性潮流运动空间,长风大悦城高登公园兼具运动仪式感与唯美场景感。

更结合“品质生活中心”的项目定位,以凌空粉红跑道和浪漫的花田与性感感性兼备的艺术雕塑凸显健康向上的品质生活主题。

二、杭州“云”跑道

在杭州云栖小镇有一个吸人眼球的绿色屋顶,面积2万平方米的屋顶上是一条高颜值,气质独特跑道。

红色的跑道,绿色、橙色的慢行道可以有效地减少互相之间的干扰。

屋顶花园位于云栖小镇会展中心二期屋顶,秉承绿色建筑、风景建筑、人文建筑的理念设计而成。

屋顶环境优美,并配有跑道、足球场、亲子乐园等活动场所,成为了云栖小镇最受欢迎的活动聚集场所。
三、日本大阪 Q’s Mall
虽然日本大阪 Q's Mall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区购物中心,但其运动空间同样极好地承担了社区服务功能 。
Q's Mall的屋顶跑道有3圈,长300m,宽约4.5m,2条跑步专用,1条步行专用,并免费对外开放。

除此之外,Q's Mall屋顶还拥有两个五人制足球场、室内还有攀岩主力店、健身房、儿童专属运动空间等。
森之宫Q’s mall运动主题购物中心,零售业态占比52%,以运动用品零售为主;配套设置19%餐饮业态,以营养科学搭配餐饮为主;以及医院、培训等相关生活配套设施。
四、新加坡Funan DigitaLife Mall

新加坡Funan DigitaLife Mall内部以一棵“生命树”为中心,打造出一个高效的零售环境

一条直通商场内部的200米室内自行车道,以及别出心裁的自行车中心,包括淋浴间、储物柜、充气站、修理站和停车位。

4层楼高的室内岩壁墙是另一亮点,吸引了众多攀岩爱好者前来。

商场内还设有专用的电子竞技区,用于举办电子竞技比赛,两层楼的阶梯可以观赛和休息。

五、波士顿Life Time Center
Life Time Center 是典型集健康生活方式与商业为一体的空间,由购物中心 Atrium Mall于2017年改造后成为波士顿当地健康医疗的重要场所。

总面积约2.8万方,在健康、营养、形象管理、理疗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它由两个主力店组成:医疗中心 Chestnut Hill Medical 和康养中心 LT Proactive Care。

除此之外,Life Time Center 还有7个健身工作室、400余件专业器材,提供健身和运动课程;自营的 Lifecafe 提供健康餐以及 LifeSpa 作为 Spa 馆提供相关服务。

其他服务业态多与形象管理有关,瑜伽课程、美发沙龙、美甲服务等都能从 Life Time Center 获得。

商业思考:“网红”体育综合体
当下,国内的体育服务综合体也逐渐多了起来。结合国外案例及国内现实状况,值得体育综合体的开发运营者借鉴:
>>善于发掘城市可用空间
在用地紧张的城市找到增量空间做体育综合体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旧厂房改造,或者像波士顿的 Life Time Center 那样利用闲置的商业空间。

>>体育+服务+健康业态,形成聚合效应
国内的体育综合体目前涉及的业态相对分散、单一,更常见的是在体育综合体内举办各类游乐活动。而健康医疗业态作为附属的必要服务,也已成为国外体育综合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打造健康生活生态圈,形成聚合效应,可以成为国内体育综合体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体育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的延伸,在体育、娱乐、餐饮与零售等各业态间建立起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综合体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载体之 一,不仅能满足家庭式消费需求,也以消费带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是未来购物中心发展的主流趋势。
创新,是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亘古不变的主题,这不仅体现在业态上,场景体验也是革新的一大方向。体育运动作为体验感极重的新型业态,除了利于购物中心差异化定位,或将会是购物中心引流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