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热度持续攀升,故宫、泡泡玛特等基于特定文化的衍生品不断发展,加之近些年来国潮流量走高、花木兰被迪士尼翻拍,文化IP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什么是文化IP?
文化IP特指一种文化产品之间的连接融合,是有着高辨识度、自带流量、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

文化IP有两个核心:内容与追随者。简单来说,它首先需要优质的内容打下基础,其次便是追随者,有了流量、粉丝,文化IP才有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可以进行市场化与商业化的运作。
二、文化IP的核心
IP与品牌不同。当品牌推出了新品,用户在购买之前会有思考是否购买的过程。IP则不同,粉丝的追随与喜爱使得其在购买前没有思考的过程,简而言之——“出了就买”。
三、文化IP的特点
根据中国文化IP及创新设计展(简称中国IP展)的研究,将文化IP的特点做如下总结:
文化IP有非常高的人格化特征,有其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内外兼修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外在来看,文化IP有非常高的辨识度,我们不能以固定的观念去定义其美丑,它们自有其特点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内在来看,文化IP有吸引人的性格特征,好玩有趣、个性鲜明。
而最重要的是其内核,有观点、有态度、有价值观,由内传达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文化IP的特点:
1.高辨识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辨识度最高的文化IP当属孙悟空了——他在戏曲、戏剧、动漫、影视的不同演绎中不断被强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形象深入男女老少的内心,不论是谁都能说出点关于他的故事,如传统文化IP——孙悟空。
2.性格鲜明,好玩有趣
故宫IP近年来的现象级发展,离不开其独特个性的塑造。光是“朕”的相关开发,就给人带去了无限乐趣。
再后来,《上新了故宫》热播,将故宫文物与潮流开发相结合,打造具有幽默感、新奇度与潮流趣味的衍生品,利用嘉宾带动流量,使得故宫IP的热度持续攀升。

3.价值观
《木兰辞》中讲述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令人动容,曾经无数次作为动画、电影和电视剧等的故事素材,长久以来在人们心中积累了一定的IP价值与认同。如今更是被迪士尼搬上了大荧幕,其IP价值继续升高。
随着文化IP的发展,其价值观内核的赋予形式也有了新的变化:过去的很多IP逻辑是塑造一个价值观,因为你喜欢这个价值观,所以购买这个价值观,就像《还珠格格》年复一年播出,渐渐成为沉淀在人们心中固有的文化IP;而现在,人们更愿意去主动赋予、创造价值观。
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泡泡玛特。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开发链条的文化IP,其意识到了这一点,其MOLLY系列的盲盒玩具是没有表情的——它就这样抹去了自己固定的价值观,“相当于他把自己的灵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灵魂放进去。”其实泡泡玛特玩具没有任何内容,在设计的时候艺术家把玩具表情给去掉了,你的情绪或想法可以随意投射在它身上。

三、文化IP的开发和利用
文化IP的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在时间的长河中,生态之间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IP是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文化IP更是如此,其产业生态链大致可以做如下总结:
从内容流转方面来看,最为重要的是支撑层,其关系着一个产业能否形成,构成了文化IP产业的整个生态。

在国内,文化IP有了自己独特的融合道路和发展方式。但是,要做到用文化去赋能现有产品,而不是定造一个产品,这是一个全新的过程,一次全新的探索。
故宫在其文创小店中推出了玉玺巧克力——乾隆的“二十五御用宝玺”。这个玉玺寿命并不长久,仅有一年保质期,但其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目前只能在故宫线下购买,每一家店铺存货的颜色都不尽相同,想凑齐一整套也要费一番功夫了。
故宫玉玺巧克力的思路便是用文化去赋能现有产品。在通常的思维中,想到开发“玉玺”,蹦出来的无非是各种材料的复刻,去定造一个新的产品。可购买这样的复刻品回家确然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新产品的消费吸引力并不强。开发团队换了思路,用“玉玺”去赋能已有的巧克力,使得产品好看、好玩又好吃,不论是自己购买还是当作礼物都极有意义,让玉玺“活起来“。

其次,传统文化也在进行多元形式的开发利用,电视栏目之外,现在有许多自媒体也在做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例如微信公众号耳朵里的博物馆等等,发散思维、不拘泥于形式,将历史文化进行多元呈现。
最为关键是,所有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都要立足文化本身,在尊重历史、有据可查的基础之上进行内容发散、形式创新等等。

四、文化IP产业的发展趋势
1.头部企业积极布局
从阿里巴巴、腾讯到京东,皆通过授权和再转化方式立体式地布局文化市场。
2.新技术赋能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渗透文化IP产业发展,为其开发利用带来助益。借助大数据技术,百度可实现对文化IP受众多维度的、精确的洞察与分析,进行用户画像,从而挖掘潜在高价值文化IP;汇桔网通过区块链实现数字版权的确权与保护,并努力应用于文化IP孵化场景。
3.IP运营专业化
未来,IP运营将会更专业、门槛更高,要求更大、更长周期的前期投入。

粉丝数量众多的《盗墓笔记》IP及其周边的开发,在起始之时就已经做了十年的开发计划;火爆的高分IP剧《庆余年》早在2017年确定了其“五年三季”的模式,针对其进行IP全链开发;2019年夏天的爆款IP剧《陈情令》更是提供全方位“售后服务”,剧集质量有所保证、播出期间的花絮放送、每个主要角色都拥有的人物主题曲等让人感受到剧方的用心,后续的周边产品、见面会、演唱会等等一个不少,出品方的IP全链条开发着实割了一大波韭菜。
文化IP的开发利用将会更加深入,前期分析与长期规划更加受到重视,要求各个环节的运营团队更加专业。
内容源自传说公关,仅供分享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