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建设商业街的热潮,这股热潮类似于上世纪末在许多城市兴起的建设城市广场的热潮。但是,当国外开始注重用当地历史、特色文化赚钱的时候,我们却在一味模仿知名商业街的皮毛,这样千篇一律的“特色”商业街只会逐渐让人们感到毫无特色,审美疲劳。
商业街的打造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商业项目,商业街具有社会和商业的双重属性,特色化的塑造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实现“重资产”到“重运营”的转变更是必然。

一、什么是特色商业街?
城市特色商业街是由提供商业服务的商业个体以平面形式按照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以及按照“街”的形式布置的商业房地产,是城市商业形式的缩影和精华。通过两边的商铺和街道围合成线形空间,融传统文化景观和现代商业气氛于一体,吸引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它既是市民体验性购物的场所,也是游客感受当地文化、体验风味小吃和购买地方旅游纪念品的最佳场所。
从旅游的角度出发,整体上把特色商业街分为城市商业街和景区商业街。城市商业街根据功能、风格和依赖资源不同,又可以分为都市现代商街、文化旅游街、时尚休闲街和其他城市特色商街。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景区内商业街可分为古城古镇古村落内的商业街、出入口处的商业街以及其他类型的商业街,比如主题公园内的商业街等。景区商业街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呈现出了多种类型。其中,古城古镇古村落的商业街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观光型、集散休闲型、复合型和市郊型。

完善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延续城市历史。特色商业街是旅游业与商业的跨界融合,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一)功能全:现代商业街的功能已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购物的基本需求,综合性的商业街可以同时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金融、医疗、服务、修理、交通等多项功能。
(二)品种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更加细致,同类商品不同品牌共同竞争的情况十分明显,更多国际品牌也进入了国民的视线,从而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感受。

(三)环境美:商业街的环境是商业街能否实现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的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真正有生命力的现代商业形式在于感受和体验。整洁、明亮、舒适、协调、有序的购物环境,可最大化的满足顾客的消费体验。
(四)文化浓:在如今这个精神追求大过物质追求的文明年代,人们早已不再局限于穿用和温饱,更加追求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对历史文化积淀的渴望显得尤为强烈,所以应强调建筑风格、景观元素和商业主体与当地特色文化氛围的融合。
(五)服务优:商品质量、购物环境都是商业街的硬件条件,要想成为优秀的商业街,软实力也不可或缺。在现代商业行为分析中,服务质量的高低是决定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是达成二次购买的有效方式。

二、特色商业街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差异性原则
传统的商业街功能比较单一,基本是在消化碎片化的东西,作为场景消费的典型代表,主题商业街需要差异化发展,通过文化归属感把目标消费者重新拉回商业街。人们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是在不断升级换代的,与其他商业街区别开来的、独具一格的业态在特色商业街发展中不可或缺。未来商业街一定会呈现多样化的商业形态,无论是业态规划还是资源整合,都会往差异化方向发展,或新潮好玩,或悠闲宁静,或异域风情,或文化浓郁。
(二)兼容性原则
现代商业街要在传统商业街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扬弃,做到文化与民俗的兼容、购物与休闲的兼容、生理与精神的兼容。游客到访一座城市,会被其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传统旅游资源的吸引,也会为业态丰富、交通便利的商业街驻足。大众旅游时代,休闲度假和自助旅行逐渐成为主流,游客越来越深入到城市的日常生活空间。

(三)统一性原则
一条商业街的发展与建筑分布,开放空间息息相关。购物步行的距离、街道人群的拥挤程度、店铺的创新性等都会在微妙之间影响客流。同时,风格的统一也极为重要: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建筑轻盈、华丽、精致、细腻,是俄式建筑风格的综合型商业街;南京夫子庙是以青砖、桶瓦、歇梁、飞檐为特色的中式建筑风格。我们应该在建筑形态多元的基础上,统一风格,突出特点。

(四)合作性原则
由于商业街的范围比较广,各个店铺之间也就不可避免存在竞争现象。所以为实现共同进步,在进行规划时,应积极考虑各个竞争者的各自优势,促使商铺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营造良性竞争的环境。
(五)人本性原则
优质的商业街,必然要做到以诚为先,以客为主,但究其核心,还是以人为本。特色商业街也要“在意游客的在意”,懂得老人可能需要多上厕所,懂得孩子对历史典故与玩具美食的好奇心,懂得新生代消费者对拍照背景的需求,懂得更多的游客不止是为了购物和风景。

三、特色街区的建设启示
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布局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改造旧有的商业街还是建造新的商业街,都要遵循自身发展原则。为了谋求商业街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相信每个城市都能建设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街区。
(一)由政府统筹协调,搭建平台
特色商业街的发展要采取“政府扶持,民间筹资,地方承办”的方式进行。
一方面,由于商业街本身具有很多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府行为。另一方面,商业街所占地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地带,在建设方面有很强的规划性,有大量的公共设施存在等等,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非盈利性的机构对商业街实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使商业街形成独特风格、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良好气氛,逐步形成人气、商气两旺的局面。

(二)全面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商业街首先应考虑城市空间布局和全局性,了解商业街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避免商业街布局的重复和不均。商业街的规划应配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建出自身的特色,吸引旅游人口。另外,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商业街进行配套规划,保证有与之相配套的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规划。
(三)强化自身特色
特色是商业街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有效保证顾客锁定目的地。商业街要形成特色,必须明确市场定位,根据商业街的地理位置、商圈辐射范围、目标顾客的消费层次、购买能力和需求特征,以及周边地区商业布局和经营状况,确立有别于其他的市场定位。
首先是商品定位,鲜明的特色定位是商业街的最明显的标志;其次是经营档次定位,如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定位于大众化的旅游商业街,而静安区的南京西路则云集了众多的国际品牌,成为上海最具规模的国际化高档消费区,区分目标消费群体保证了商业街的客流。此外,还可以通过其独有的服务项目、经营方式和促销活动,或者独创的自有品牌来突出商业街的特色。

(四)创新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街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委托制,在管理办下设监察大队,受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委托,对街区道路、公共设施、户外广告、卫生绿化等进行综合管理,如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管理。二是抽调制,从政府各机关部门抽调人员,合署办公,综合执法管理,成立由宣传、技监、工商、物价和辖区负责人参加的管委会,如南京湖南路商业街。三是物业管理制,即成立物业管理公司,靠向商家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维持正常管理工作,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维持街区的正常管理秩序,如深圳市东门商业街。

(五)引进新型业态
伴随市场化程度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零售业态应不断与时俱进,保持创新和改进。如百货店引进专业店、专卖店的同时经营超市,超市经营混合仓储式超市与量贩式超市, 在坚持传统超市生鲜食品优势的同时,又兼有百货店、专卖店品牌,形成各业态包含多功能、多品种的理想购物场所。商业街的业态配置应与目标顾客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相适应,新兴业态应适应目标市场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六)强化品牌化管理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定期举办促销活动。为了维护商业街的形象,提高商业街的竞争能力,商业街必须经常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借此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光顾,营造活跃的商业氛围,还可以通过向外传播商业街的品牌形象,长久地保持商业街的人气兴盛。同时,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运用 PDCA ——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开展质量管理,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

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管理手段,大力拓展现代商业市场空间。如开展绿色营销,以互联网为媒介,大力发展网络营销,适应人们从单纯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全面发展需求转变的趋势。注意发掘和利用商业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商业街、品牌和商品的文化内涵,加强与顾客的沟通,及时掌握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并向顾客提供个性化的销售和服务。
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分享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