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北京、上海,还是广州,当城市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其地理版图表现为收缩而非无限扩张,此时城市活力焕新,尤其重要。
城市商圈的焕新升级,离不开地标性城市综合体的助力和加持。该综合体不仅是城市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也应是当地居民休闲、购物、娱乐体验的新领地,甚至将成为城市商圈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城市商圈不断发展。

广州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誉,而越秀区是广州商业发达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闻名全国的商业街区和市场,如西湖路灯光夜市、友谊商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广州百货大厦、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等,使越秀区享有“购物天堂”的美名。
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以下简称“星寰”)未来将提供一站式娱乐休闲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对于优质消费体验的需求,并结合“工作生活新融和”理念打造消费体验“星”趋势,助力越秀区商贸格局的提升。
消费体验持续升级,感受生活方式的变迁
在越秀区商贸模式的发展中,人们对消费较早的记忆莫过于西湖路夜市临街搭棚销售的购物模式,也就是1.0消费模式。被誉为“南国明珠”的西湖路灯光夜市,始建于1984年5月,由年轻人自发摆摊销售转型而来,它是全国较早开办的夜市,也是广州著名的商业街市。

西湖路每晚6点半开市,个体经营者们沿着不算宽阔的马路两旁,搭起竹竿棚架,每个档口前都悬挂一盏灯泡,在竹竿架上挂满当季流行服饰进行售卖,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湖路灯光夜市一度领先国内时装潮流,甚至被誉为中国时装的“橱窗”,成了广州的“名片”。
由于以西湖路灯光夜市为代表的1.0消费模式,还处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下,对消费者而言,消费需求大多也只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当时商业街市的销售虽初步正规化,经营相对集中,也有一定的统一管理。但其业态定位不清晰,档次也参差不齐。

后来,随着百货店的出现,消费模式开始由露天市集向“自选式”零售转变,也就是2.0消费模式。1959年创立的广州友谊商店树立起“高级商店”的品牌形象。当时友谊商店售卖的东西不仅有生活日用品,还有市面上见不到的“特供”商品。
比如北京雪莲的羊绒衫、苏州的双面绣、国人热望的自行车、手表等高档产品。友谊商店的商品种类在当时已经相对丰富,但可以进店消费的对象却是有限制的。作为涉外商店,友谊商店只接待外宾。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物质日趋丰富,友谊商店开始转型为服务大众。到1981年友谊商店更开设了中国较早的一家超级商场,成为当时相对先进的购物场所。而消费对象虽然开放了,但消费者想要购物却依然不是很方便,因为只有持外汇券才能购买商品。即便如此,这种半开放的“自选式”售货方式却是当时国内先例。它打破了顾客和商品之间的分割线,消费购物更自由,因此受到大家的喜爱。

可见2.0消费模式下的百货商店零售,实行了统一管理,经营集中。对消费者来说,零售商品品质也有所提升且种类多样,消费环境也较以往舒适。但2.0的消费模式下,也存在消费环境功能单一的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体验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更加丰富多样,人民生活也相对富裕。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购买商品这样单一的消费模式,而是越来越重视休闲娱乐,偏好边吃边玩、边玩边买的体验式消费。中华广场、天河城广场等中国大陆较早一批的购物中心,正是挖掘到这一消费需求,将单一的购物形态变成了一个集多种体验于一身的综合性购物中心,也就是3.0消费模式。

可以看到购物中心体验式消费已成为新的趋势。在3.0消费模式下,购物中心着重打造体验式消费,将消费体验“场景化”,并形成多种体验主题包括儿童主题、游乐主题、餐饮、购物等等。而集购物、美食、娱乐、休闲等于一身的购物中心,也开启了新的商业模式。
星寰开启生活新方式,打造更完美的消费体验
消费模式的变换不仅仅是大众记忆的更迭,更是消费趋势的指引和消费体验的升级。随着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人们期待更优质的消费体验的到来。

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物流的“新零售”的兴起,迎合了新一代消费群体对消费升级的需求。
而星寰作为海珠广场片区首个地标式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正是洞察到在消费水平增长过后,消费者也将从关注商品品质、满足消费基本需求转移到更丰富多元的生活方式、更完美的消费体验上,由此开启4.0消费模式。

除了提供“一站式”休闲娱乐消费体验,星寰还将关注点转向主动引导消费者向更多元、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上迈进。
星寰优化城市空间连接,将商业购物场所与商务办公楼、户外公园有机结合,开拓商业空间界限,为消费者打造更多元、更完美的消费体验。

此外,星寰还致力推行“乐活创库”都市生活新方式,从商务、社交、生活、学习和支持5个维度出发,为租户和消费者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助力打造社群文化,创造独有的社群活力,为消费者带来“工作生活新融和”的全新理念。

多元形态空间观,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
星寰规划了双子塔办公楼、购物中心及户外休闲广场三大板块,将以30.4万㎡庞大商业体量、丰富且有特色的业态规划、现代感与城市基因兼备的商业形象,填补海珠广场片区近十年无大型综合体的商业空白,助力商业发展升级,推动片区商圈焕新。

星寰在精心保留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同时,也创意地将城市特性融入建筑设计当中,用新的体验方式,为人们创造新的城市记忆,堪称海珠广场片区形象升级的门面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星寰结合珠江流水元素打造的层层退台空间,并不仅仅“门面功夫”,还兼具服务功能。
在星寰一,项目4-8层便结合空间特色,打造了退台式户外餐饮区,未来将引进有格调的餐饮品牌,营造一边欣赏珠江美景一边品尝美食的丰富体验。

在7-8层屋面花园平台,项目还打造了“摘星奇缘”浪漫温馨区域,规划了“爱情天梯”,分别有13、14级楼梯和两段10级楼梯,寓意一生一世、十全十美,以鲜明主题打造年轻人的热点空间。
此外,在B1层,星寰规划了“星酌广场”主题空间,未来将引进酒吧式餐饮,打破传统商场早十晚十的固定经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精彩夜生活。

一处处观赏价值与服务属性兼备的场景,不难看出,是星寰深刻理解城市年轻人与高端商务人士对于有格调慢生活的新消费需求而做出的场景回应。
同时,星寰亦敏锐地抓住海珠广场片区商业亟待升级的市场机遇,规划了时尚生活、餐饮、影院与休闲娱乐体验等丰富业态,未来将有效填补老城区“商业体验感”资源的缺失。

可以说,无论是空间设计或业态规划,星寰的到来均刷新了海珠广场片区现有商业配置,既为给广州市民带来生活方式升级,为片区产业发展提供完善商业服务,也为海珠广场传统的文化政治片区形象,注入更多年轻活力元素。
总结:

而总的来看,城市商圈产业升级,离不开标志性商业综合体的助推,商圈产业升级往往能够“反哺”商业发展,最终为消费者带来优质的消费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未来星寰将为消费者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消费体验,打造生活消费“星”趋势!

星寰的到来,无疑将对广州城市更新带来积极的带动作用,有助于推动海珠广场与越秀区实现文化效应与经济效应双赢,未来能不能成为千年商都“新招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