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sdl
Sreach
banner
INSIGHT

鹰眼

资讯分类
/
/
海南三亚改变了世界免税零售格局?

海南三亚改变了世界免税零售格局?

一直以来,中免作为免税行业龙头老大,牢牢占据着市场的大头,2019年其免税商品销售业务的营收为458.18亿元,毛利率高达50%。

 

而在疫情推动消费回流的大背景下,免税店购物开始向主流购物方式靠拢。据海口海关统计,今年7月1日实施该新政以来,截至8月31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5.8亿元,同比增长221.9%。

 

 

今年上半年,中国免税(以下简称中免)成为了全球销售额第一的免税零售公司。过去六年连续排名第一的瑞士公司Dufry降至第二。而从2019年全年的业绩来看,中免在免税零售集团中仅排名第四,排在Dufry、韩国的乐天和新罗之后。

 

中国中免的2个现状:“厚积薄发,国内市场占有率超9成;借力离岛免税,走上发展快行道”;表达了中国中免的一个姿态:“无惧竞争,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1、中免成为世界第一归功于海南旅游的火爆

 

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84年,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先后与全球近1000家世界知名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全国30 多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和柬埔寨等地设立了九大类型240多家免税店,每年为近2亿人次的国内外游客提供免税商品服务,2019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90%。

 

 

中免来得巧也来得好,今年5月它收购了海南省免税品(以下简称海免)有限公司51%的股权。海免的业绩并入报表。

 

今年上半年,海免营收达到30.3亿元,涨幅达136.35%。海免运营着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中免一直在经营的三亚海棠湾免税城收入同比增12.16%。与之对比的是,上海和北京的机场免税店上半年收入分别下滑了11.20%、57.61%。

 

海南免税额度和产品在7月进一步放开了:每人每年的免税购物额度已经从3万元提升到10万元。离岛免税商品从38种增加到45种,手机等电子产品也能免税了。单件商品8000元的免税限额规定也被取消。化妆品也从每次每人离岛购买12件,提高到了30件。

 

 

7月海南免税市场的放开已经初见成效:据海口海关统计,在截至8月31日的两个月内,海南全岛离岛免税销售收入达到55.8亿元,同比增长222%。

 

海南对于免税零售市场越来越重要。摩根斯丹利预计到2025年海南会占据中国境内免税市场的一半份额(2019年海南贡献24%占比左右)。而在疫情前它对这一比例的估测是33%。可以说,新冠肺炎、内循环和海南的离岛政策利好于让海南零售市场在整体免税零售中更加重要了。

 

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从2011年就开始试点了,三亚海棠湾免税城在2014年已开业。但是离岛免税的限额一直收得比较紧,直到2016年之后才迅速放开。

 

 

即便限额提高到了3万,到2018年,海南免税客单价为3500元左右。这说明消费潜力远没有放开。因为当时还有化妆品件数和单间大额的限制。

 

今年8月,它的客单价已达6900元。单价8000元以上的奢侈品(产品大多是皮具、珠宝、腕表或成衣等产品)销量在今年8月同比增长4倍以上。消费者终于可以在海南放心大胆扫“硬奢侈品”的货了。

 

海南是世界上第四个离岛免税区。日本冲绳为了发展第三产业,1998年它成为了第一个免税离岛。在它之后韩国济州岛及台湾地区的金门、澎湖等地都是离岛免税地区。

 

 

济州岛和冲绳的政策对海外游客的免税额度更大。但和它们不同的是,海南“一视同仁”,海外游客、海南本地居民和中国公民都有10万元每年的免税商品额度,而且需要离岛不离境。海南制度更多是为了让本土消费者来海南旅游。

 

2、疫情下,让免税消费回流是关键

 

在新冠肺炎造成出境旅游停摆之前,奢侈品等中高端消费已经开始回流了。

 

多个原因使得中国人转回国内买奢侈品。奢侈品品牌包括Prada、Chanel等在缩小国内外产品差价。2015年到2020年,中国已经5次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包括服装鞋帽、家居百货、文体用品类。还有政策的影响,比如2019年1月开始实施的《电商法》要求个人代购也需缴税,这劝退了一些消费者。

 

 

据新时代证券估算,2018年中国居民境外购买免税商品总规模达1800亿元,在韩日和欧美就有1570亿元左右的免税消费。境外免税消费是国内免税市场(395亿)的4.55倍。

 

疫情让消费者无法出境旅游和购物,而消费者在海南不用“畏手畏脚”了,这都在进一步加速奢侈品消费的回流。新时代证券测算从5大国人出境游目的地(日韩欧美和香港地区)回流的消费规模超过700亿元(每年),若叠加6%的自然增长率,有望超过1000亿元。

 

海南省商务厅厅长陈希8月19日表示,今年将争取在三亚市新设3家免税店,包括凤凰机场店和2家市内店。如果这3家免税店如期开业,大概能继续为免税消费回流添把火。

 

 

下一个值得期待的可能是市内免税店。过去,严格意义上的“市内免税店”针对海外游客:开在市区能让他们在赴机场出境前选购商品时间更充裕。市内免税店一般面积比机场店更大,产品选择也更多。

 

不过,未来市内免税店可能会更多地面向本国居民。

 

7月,王府井获得免税牌照,它可能将在北京市内免税店。此前,中免和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都在北京等地开过市内免税店。但由于消费的限制比较多(需要180天内出境过,限额只有5000元)、免税产品选择较少,使得市内免税店仅仅占中国免税市场不到1%。

 

 

中国的市内免税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参考的是,韩国免税业八成收入来自市内免税店:日本游客、韩国本土国民和中国游客是其免税业在不同时间阶段的“金主”。

 

不过新冠疫情下消失的国际游客,让韩国免税品停止了流动。韩国免税店把一些产品走跨境贸易卖到中国。今年3月和4月,韩国新罗爱宝客免税店两次和考拉海购合作,直播卖货。

 

除此之外,韩国也在促进“内循环”。韩国关税厅允许在10月29日以前对内销售积压半年以上的免税品。自政策4月放开后,韩国自7月起对内销售了三批免税商品。这和中国的政策多少类似。在旅游业停滞的情况下,和出境旅游相伴而生的免税零售只能换个“活法”了。卖给本国国民是零售商值得尝试的事。

 

 

业内专家认为,市场渠道的拓展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提升,帮助中国中免在国际品牌商中建立了更高的市场地位。近年来,国际品牌商在招商、采购和市场方面的支持,成为中国中免采购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中免还不断引进国际化高级运营管理人才,着力提升大型国际机场平台和海南离岛免税店的运营能力。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和物流效率,并与阿里合作推出门店预订业务,在免税新零售方面不断创新。在市场营销方面,和品牌商积极配合,不断推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促销活动,大大带动了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热情。

 

对于未来的发展,中国中免信心满满:无论是中国中免的发展,还是中国免税行业的发展,背后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多来的伟大成就,是中国经济的坚实发展,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消费者强劲的购买力。

 

 

“海南自贸港的发展一日千里,未来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可能望都望不到边,想都想不到头。所以,对于海南的免税市场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十年来,中国中免是海南繁荣发展的亲历者和建设者。未来,中国中免将继续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中免没有上限,中国免税行业也没有上限。这个第一我们一定要拿,而且一定能拿到。”陈国强说。

 

 

 

推荐新闻

  • 深圳市乐投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755-85215576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138-2330-9793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 ptai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

  • ptai

    伯居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