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的2020年,中国经济最爆的兴奋点,无疑是“新基建”,没有之一!
2020年的3 月 4 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短短的一句话,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迅速登上热搜,成为时代热点。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be1bee3e-1c4f-4bd6-b8f2-4117e6f6fde5.jpg)
在央视的定义中,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理解“新基建”。狭义“新基建”指数字基础设施,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广义“新基建”指融合基础设施,包括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以及交通、水利重大工程等。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09f0233d-fea3-4f3e-a241-244f17493280.jpg)
也就是说,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包括能源、交通、城市、水利在内的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进而形成融合基础设施,例如智慧能源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水利基础设施等。
5G和数据,是新基建的主要支撑。5G的特点是高速率、低时延、广覆盖、高可靠、高成本,为新基建提供了场景支持。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依赖数据,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68ed1fee-fbe3-45f4-81b9-56418e70bd32.jpg)
“新基建”的本质,是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大领域的互联互通和实时连接。对“新基建”的理解,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拓展到思维层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基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领域将带来持续的巨大的影响。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让城市规划更科学、管理更智慧、经济更具韧性、市民更幸福,既是城市治理者的一致追求,也需要更加先进的理念创新和科技保障。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202245dc-d5bc-49b3-86dd-ca4801449065.jpg)
从这个角度看,智慧城市本身,就属于“新基建”的核心范畴之一。另一方面,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新基建”各显神通、集成应用的大舞台。
9月23日,由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华为联合主办的“新基建 新经济”高峰论坛上,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提出“新基建,实干是关键”。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ac3644de-0aa0-4094-b234-f8f071462dbd.jpg)
鲁勇在演讲中强调了华为参与新基建的三点体会:
体会一:新基建要在产业合理分工的前提下把握“轻重缓急”。新基建是长效工程,应当放眼长期利益,政府打好基础,让新场景自然孵化;急是指当务之急是统筹规划,只有做好顶层设计、做好定位与分工,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新基建带来的动能,建立差异化的经济优势。
体会二:重视成果转化,适度前瞻布局创新技术。前瞻性技术的预判体现在三个优先:优先发展和推广集约化云服务,这将是数字经济的主流供给模式;优先发展新计算产业,开辟人工智能算力新赛道;优先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协同政府和厂商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体系。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1d50d521-210d-4061-904b-d6a34d4c3780.jpg)
体会三:实干是关键。新基建最关键的是要实干。实干不仅仅是踏实的心态,也是对吵杂评论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有力回复。
实干新基建,夯实根基是重中之重
鲁勇表示,作为新基建的实干派,华为着眼未来聚焦四大方面实干新基建:
以人为本地打造全场景智慧城市。全场景的智慧城市下,城市告别拥堵,河道中的每一块垃圾都能被监测;企业将能够借助智能的手段,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业的智能升级;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9d4187fd-f927-4da3-b7b1-c97c0d48d0a6.jpg)
公共服务也将从单一服务模式走向差异化服务模式,从固定地点服务走向随时随地的服务,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目前,华为已经助力深圳打造了鹏城智能体,许许多多智慧化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这是每一个深圳人都能够明显感知到的。
联合创新,加速传统行业智能升级。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一旦稳步深入,就会进入降本增效的良性飞轮。这在钢铁、汽车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里已经得到了验证。
![](/repository/image/2c6e4309-df10-4428-bc95-3eed0bb05527.jpg)
发挥技术聚裂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技术发展到今天,单一技术释放的能量已经不能最大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多种创新技术的融合展现的乘数效应能够让效益大幅溢出,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这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5G+云+AI的技术融合聚变所展现的商业裂变效应,如华为携手中国商飞打造的“5G+智慧工厂”单个机翼壁板零件检测时间由2天变成实时在线检测,从根本上消除漏检的可能性。整体效率提升80%,减少物料浪费90%。
![](https://2001105047-site.pool6.yun300.cn/repository/image/89f7faf0-b1db-46c5-bc0e-88d250314e25.jpg)
夯实根基,发展联接与计算产业,让新基建枝繁叶茂。新基建的核心在“基”,只有做深基础创新、做厚基础设施,发展联接与计算产业,扎到根,形成链,才能够保障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丁一凡表示,下一轮再过10年之后,我们的新基建投资完成的时候,我们肯定认不出中国来,那个时候的中国肯定会大幅领先世界。在整个的基础设施和新基础设施方面,其他的国家根本中国根本无法相比。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