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中国的百年老店非常稀缺,这跟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的经营者都比较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想着赚快钱,很少有人会坚持初心,把企业当成是马拉松长跑来经营,所以做到很好的百年老店非常罕见。
闻名遐迩、享誉世界的“狗不理”是天津的百年金牌老字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典范之作。中外游客到天津没吃上狗不理包子,就等于到北京没登上八达岭长城,实为一件憾事。

始创于清咸丰年间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从当年的小店做到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老字号,是先辈大师们以诚信与手艺换来的品牌。只是这百余年的金字招牌,而今却一步步地走向衰落。
最近几年,随着差评不断,狗不理接连关闭了11家店,在天津和北京的门店积累了上千条差评和吐槽,被贴上了“世界上最黑最贵包子”的标签。顾客都说,“不吃遗憾一生,吃了后悔终生”。

近日一则视频播主在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包子吃过后说不好吃的视频上了热搜,视频播主到店里吃时,一边吃一边说着自己的感受,觉得价格贵且不好吃。
结果王府井狗不理餐厅以恶意中伤为由报了警,同时在微博官方帐号上发布声明,要求视频播主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道歉。

视频播主发声表示说的是真实体验,并没有做错。而网友几乎也是一边倒地倾向于视频播主一方。一时间吐槽狗不理包子难吃的言论扑山倒海般地涌现,而对于狗不理的大本营天津,当地人对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更是不屑一顾。
“狗不理”的由来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长大后的高贵友便去拜师学做包子。

在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后,于是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调味剂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
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8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
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宴请越南劳动党主席时,特意点了狗不理包子,这是狗不理包子品质上的飞跃提升。

为继续和发展“狗不理”这一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1992年正式组建狗不理集团,形成秉承传统的猪肉包、三鲜包、肉皮包和创新品种海鲜包、野菜包、全蟹包等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百包百味,特色超群,被消费者誉为“津门老字号,中华第一包”。
在此之后,2000年的春晚,冯巩和郭冬临的一个小品,则将狗不理包子的品牌形象给拔高了一大截。从此之后,众人皆知,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薄皮大馅十八个褶。

狗不理,终变人不理
只是不知从何时起,这个被天津百姓捧红的包子,却走向了背离大众之路。2005年,天津同仁堂用1.06亿元的高价收购狗不理,开始转型售卖速冻食品。或许从这时候起,狗不理便不再是曾经受尽百姓追捧的包子铺了。
资本的涌入,让狗不理完全变了样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狗不理开始走“高端贵族”之路。首先是气派的招牌店铺(包括这看起来就“财大气粗”的狗不理大酒店),其次是愈发昂贵的食物价格。

在狗不理,一个肉包售价三十块,如果要看大师傅现捏褶子再加五十...平时大家吃的包子,最贵也不超过5元。而狗不理包子最便宜的猪肉包卖12元一个,最贵的吉品三鲜包更是要35元一个,这哪是吃包子,简直是吃钱啊...

包子价格越来越贵,口碑却越来越差。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狗不理冲向资本市场的决心。收购了狗不理的同仁堂也是百年老店,曾通过拆分、更名、资本运作,在上交所和港交所达成了“一笔资产三次上市”的业界传说。
根据狗不理历年的财报记载,2015年上市后,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净利润有601.18万元,增速超30%,且此后数年一直都在稳定增长。

在业内人士的眼里,狗不理这样的业绩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上市公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狗不理的盈利收入超80%都是来源于速冻包子、速冻面点礼包和酱卤肉制品。
若是一直以这三样为重,获得盈利,以包子业务获得口碑,不说别的,至少狗不理不会走到如今这样尴尬的境地。
2020年5月11日,“狗不理”正式终止股票挂牌,主动从新三板退市,结束了不到5年的上市历程。这样的局面,实在令人唏嘘。

价格太高,服务太差,顾客的吐槽句句戳在狗不理包子的命门上,浪潮般的差评导致客流锐减,门店接连关闭,但关店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如今的“退市”更是难解当前狗不理的困局。
当所有的旅客都对狗不理失望了,届时,狗不理的消费者定位又该是什么呢?
小结: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无论是老字号餐企,还是那些已经没落的知名品牌,他们身上最主要的弊病就是“没有围绕用户迭代创新”,没有持续不断的给用户新价值。

作为一个品牌老店,必须明确以下几点,未来才能走得更顺畅。
一,品牌老店不能倚老卖老吃老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必须要深入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和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受消费者喜欢的新产品。
三,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是百年老品牌就价格虚高,脱离实际,光靠消费用户的情怀不是长久之计,这样时间长了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
企业想要在市场屹立不倒,坚挺的走完十年、二十年、上百年,“创新”也许才是企业的永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