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必要”正式成立,由毕胜先生投资创办。2016年5月6日,必要商城推出AR(增强现实)购物技术。2016年5月26日,必要商城联合远大住工集团推出别墅项目。。。
必要商城是一个被称为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顾客到工厂)的反向定制平台,消费者先选择自己的尺码和喜好,下单,然后厂家再生产。
什么是C2M?C2M(Customer to Manufactory)模式,指的是“客对厂”,基于社区SNS平台以及B2C平台模式上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在强大的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用户在产品平台指定产品需求,平台将将规模巨大但相互割裂的、零散的消费需求整合在一起,然后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即为C2M模式。

近来,海淘和跨境电商兴起,折射了消费者对高价低质的中国制造的深度不满,而在必要商城,消费者却以“白菜价”享受到了具有“奢侈品品质”的商品。

必要与依视路代工厂携手推出的运动眼镜售价259元,而相同配置的带有依视路商标的眼镜,据说市场价约7,000元;

阿玛尼代工厂生产的男鞋在必要只卖三四百元,而据说相同品质的阿玛尼男鞋售价两三千元;

巴宝莉代工厂生产的衬衫在必要卖166元,据说同样品质的巴宝莉衬衫则卖1,380元。
必要商城采用的是用户直连制造的短路经济模式,它一头连着制造商,一头连着用户,去除所有中间流通加价环节,制造商按需生产,节约高额的库存成本,从而让用户只用平民价格,就能买到顶级品质的商品。

从商业流通的角度来看,一件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有“工厂—代理—零售店—消费者”的传统渠道,也有“工厂—平台—消费者”的电商渠道。
一般来说,电商渠道要比传统渠道更加优惠,但从近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了很大的改变,即使是今天已经成为电商节日的双十一,优惠力度也非常有限,甚至还发生有的商品先涨价再打折的现象。

究其原因,是中国电商发展了20年,流量越来越贵,电商发展的驱动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必要商城到底是怎么做到高质低价的?
如今,中国电商已经进入了3.0时代。3.0时代的电商有两个重要方向,一个是阿里、腾讯、京东带动的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其特征是线上线下的无缝融合;另一个,就是必要商城正在探索的“第三代电商模式”,或者叫“驱动生产性创新的交易平台”,其核心是通过C2M对中国制造的供应链进行深度改造。
用C2M实现高质低价零库存。简单来说,必要商城的C2M模式是按需生产,消费者先下订单,工厂然后再生产,这样就不会出现库存问题。

C2M让消费者与制造商直接连接,砍掉了中间渠道以及库存的加价,用订单直连生产线,驱动灵活生产,进行供应链基础整合。这使得必要可以走“高质低价”路线。以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经过口碑传播,持续做大销售规模。
毕胜把这套做法总结为“短路经济”。之所以称为短路经济,是因为过去的路太长,中间都是无效加价,因此要缩短这条路。消灭库存,是必要C2M模式,也叫短路经济的核心。

近些年,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制造业再造”,其核心与必要做的事有很大的相似处,即平台通过技术和管理,对供应商进行产业链改造。传统销售模式下,一个产品从生产到回款的资金占用周期会达到一年半载,如果形成库存积压,资金占用好几年就更可怕。而C2M模式是东西还没生产,钱已经到手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高,能够极大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毕胜认为,因为C2M对库存顽疾有神奇疗效,所以与他合作的制造商都认同C2M是未来,愿意投人投钱跟着必要商城向前跑。
电商3.0时代,流量=人心。
可以说,必要的成功,来自于毕胜对流量变化的洞察,更来自于全球零售业正在发生深刻的革命。

以中国市场为例,随着90后、00后逐渐在消费端发力,消费者对品牌的价格、口碑、价值立场越来越重视,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品质好、有个性的产品。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者洞察报告》数据显示,59%的消费者认为,购物不仅仅是买东西,更是购买体验;45%的消费者认为,买东西时,喜欢比实用更重要。年轻人对产品的价格、口碑、价值立场越来越重视。
毕胜认为,产品的忠诚度来自于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这已经成为电商运营的底层逻辑。因此,毕胜在5年多运营必要商城的过程中,成功地做到了让“流量”到“留量”,打造信任的基础。

细分下来,必要的“新流量”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是口碑流量,通过口碑吸引用户。必要是唯一一个自己不搞大促,也不参与别人家大促的电商平台,在必要上,上线即是最优价,从来不打折,你不用等什么“6.18”“双十一”,什么时候下单都不亏,什么时候下单都不怕有品质问题,这个策略坚持了5年。正是这种口碑的传播,让很多看重品牌溢价的用户慕名而来。
第二是信任流量,这是让用户留下来的策略。必要通过改造中国的顶级工厂,在性价比、服务上都下足了功夫,让用户的订单直接连接工厂的生产线,对用户来讲,可以花几百元的价格,买到上万元品质的大牌制造商直供的商品。

第三是可持续的流量。必要对制造业的改造,一方面是砍掉了生产端和消费端之间的诸多环节,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让供应商赚到钱,而商城本身却在盈利方面非常克制。必要负责人透露,平台扣点为售价的2%-15%不等,而9.9元一杯的咖啡更是只有3毛钱的利润,让毕胜在公司内部有了一个“毕三毛”的外号。
中国的很多制造企业其实是没有能力去面对市场的,当他们打开大门,准备迎接市场时发现有三座大山横亘在面前:没有品牌,没有渠道,也不知道如何与消费者沟通。
而必要正好为他们补上了渠道和连接消费者的短板。在过去的5年,必要还为亚洲最大的牛仔裤制造商宝发纺织服饰、化妆品品牌广州栋方股份、视悦光学等众多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实现了中国制造从代工到创牌的蜕变。
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今天,毕胜的这些经验更大的意义在于,电商行业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供应链和制造业赋能;如何帮助“新国货”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如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才是更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