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多抓鱼横空出世,谁都没想到它对于国内图书市场、读者群体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预期。
多抓鱼诞生在中国消费者正在反思过度消费的时代。在这个时间里,中国消费者正迎来广泛意义上的消费升级。重新定义「品质」生活的内涵为初创企业突围市场带来新机会。

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上海首店将于10月正式开业。毛坯房里做快闪?继北京店刷屏之后,多抓鱼又在还没正式开业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样。
上周,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宣布了一则消息:8月1日起,多抓鱼将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铺开展“施工中”快闪书店活动,消费者需要提前线上预约购买10元门票或现场购买15元门票即可入店购书。

这家仅营业一周的快闪书店位于徐汇区安福路300号,此次活动仅开放二楼,店内分为感受的、思想的、生活的三大区域。两台空调,几盏吊灯,还未粉刷的毛坯墙壁上刷着多抓鱼的LOGO和“[施工中]书店”的大字,一切都显得朴实但又不简单。
在多抓鱼,当你的卖掉的书被人买走时,你可以给买家发一封「鱼邮」,祝ta阅读愉快,或是讲个冷笑话给对方听,随便什么都可以。

这不是一个以书会友的故事,鱼邮是单向的,你不会收到回复,也因此你可以不带社交目的和压力,去向这本书的下一个主人随便说点什么,就像往海边扔一个不会有回音的漂流瓶。
这是一个浪漫但无用的功能,类似的产品细节还有很多,你多少可以看出一些多抓鱼的产品气质,但不要因此认为「文艺」是多抓鱼的底色,这是一家看起来被文艺包裹,本质却是实用主义的商业公司。

在多抓鱼打造的线上社区中,买卖二手书变得更人性化和个性化。“希望有人送我这本书”、“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的小书”等一系列有趣的书单改变了书籍的传统分类标准;旧杂志、教材教辅资料、童书、小众绝版书等都能在此重新焕发价值;书评、读书笔记等也让用户看到真实的读书分享。
靠着有趣的灵魂和专业的服务,多抓鱼上线第一年就获得了超30万用户,而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多抓鱼年收入已破亿,平台日均销售图书2000册,用户复购率达到32.91%,并已先后获得腾讯在内的三轮融资。如今的多抓鱼正在积极走向线下,并向二手百货市场拓展业务。

从市场背景和品牌理念出发,日本市场的品质消费代表品牌——无印良品可以作为对标。在建立之初,多抓鱼的经营理念也受到它的影响:不盲从流行,追求长久耐用,制定恰当的价格。
多抓鱼提出「好东西值得买上两次」的理念。这包含了企业对品质商品的商品的定义,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如果商业的力量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那么在中国市场上,二手市场的活跃将会是对好的品牌的一种促进。

与口号式的传播和营销不同,多抓鱼将企业社会责任刻在了DNA里,通过商业设计和服务让更多人有机会使用品质商品,提升大众品味。这将激励商家将精力投入到产品的生产研发中,制造更多优质的、经久耐用的产品。
创始之初,多抓鱼就定下了严格的筛选规定:内容无营养、质量不高的书籍,一律不收。正因如此,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想知道一本书的品质如何,只要看看多抓鱼收不收就行了,也正是这样的筛选机制,让“渔民”有更大的几率,在平台上找到真正的同道中人。

2018年夏天,多抓鱼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地下书店的快闪活动。3天之内,他们在300平方的书店里一共卖出了一万五千本二手书。
活动结束前,有一个书友结完账之后又突然跑回来了书店。他双手攥成拳头的形状,鼓起勇气大声地说:“我在上大学,也没有什么钱,如果没有多抓鱼,可能我也没有钱去阅读那么多本好书。真是谢谢你们的存在了。”

除了售书以外,多抓鱼今年新增设的百货业务也可以在这家二手书店看到痕迹。在一层有一面墙,放置的都是从读者手中收来的二手黑胶唱片。
而在地下一层,多抓鱼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怀旧空间,课桌、台灯、玩具、旧车票、旧杂志、手写信件构成了一个温馨的画面,他们有的是多抓鱼买手团队从用户家里购买而来,有的则是夹在用户卖出的书中的“意外收获”。

酒香不怕巷子深,尽管多抓鱼二手书店既不临街也不在大商场内,低调地藏身于园区里,仍然每天吸引着众多书迷前来寻宝。工作日开放的时间虽然在下午,但是许多读者中午就来了。周末更是人满为患,闭店时间经常是一拖再拖。
当人们都以为二手书是一个过时的生意时,却有相当一部分爱书之人对二手书店情有独钟。一位网友这样写道:“理想中的二手书店,是一个在转角处的小楼房,有着大大的落地窗。推门而入,是暖暖的灯光和深色的木地板。

按照书的新旧和类型,分别陈列。随便翻阅,发现原书的主人贴了张小便签,写着对某一段话的感悟。读书,不光是跟作者交流,也是与另一个读者相遇。”
目前来讲,二手书仍可以靠卖书挣钱。不论是多抓鱼还是孔夫子旧书网、书袋熊,他们的盈利模式都是低价收书再二次贩卖,这些书籍在被回收时价格非常低,仅能够达到书籍原本价格的1折左右,在除去翻新、消毒、包装、物流等一系列费用后,商家们仍有利润空间。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目前的实体书店呈现着一种重新复活的趋势,并不断朝着多元业态融合的方向发展,引入餐饮、文创等其他业态形式,未来的二手书市场也许还会逐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线上打造有温度的二手书交易社区,线下开办实体书店和有趣的快闪活动,多抓鱼从来都不缺好故事,但二手图书究竟有多大的增长潜力,以及平台何时能跑通商业模式,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