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汇(TaiKoo Hui)是一个国际级优质综合发展项目,位于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核心地段,总建筑面积406,000平方米,由世界知名的建筑公司Arquitectonica设计,并由太古地产管理。整个项目包括一座大型购物中心,两幢甲级写字楼,以及广州首间文华东方酒店,成为集休闲娱乐、商贸活动和文化欣赏于一身的广州新亮点。
2011年9月23日,广州太古汇开业,至2011年12月31日,广州太古汇的出租率就已达到99%。关键是,商场内70%的租户都是售卖国际品牌。
从2014年开始,广州太古汇每年的零售销售额皆录得双位数增长,出租率也基本在99%左右。同时,有报道称,广州太古汇从2011年开始,到2019年底,销售业绩连续增长31个季度。2019年销售额超60亿,增长率达到20%。
近几年,广州太古汇也引进了不少品牌,不乏Cartier、Gucci、杜嘉班纳等高端品牌。业绩连涨,在整个商业地产圈,都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也让得广州太古汇站在尖塔之上。
这个春夏,在广州呆了九年的太古,又火了一把。
4月,重装而生的爱马仕,率性打破疫情之沉寂,店门大开。熙攘赶来的人群,炒热了广州太古汇。首日销售额破270万美元(约1900万元,消息来源:《女装日报》),让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多数商家看红了眼。
除了奢侈品门店外排队外,优衣库、方所书店、餐饮区等,人流亦不俗。
由春入夏,商业复苏鼓点喧闹,小龙虾配啤酒的季节来了,超级文和友出现了。
开业当日,截至21点,这个广州太古汇和汇坊里占地面积最大的租户,取号排位数已达2502台,羊城吃货蜂拥而至。
“唯快不破”年代,向来稳健的太古,遇上务实至极的广州,内含的爆发力何来?
奢侈品消费回流
“在商场看到奢侈品门店出现排队限流情况,并不是因为报复性消费,而是平时购买奢侈品的人群的正常消费。”
从目前疫情情况来看,不管是代购,还是去香港、欧美等地购物,短期内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平时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只能在内地消费。
相对来说,拥有更多公共空间的高端商场也更容易吸引人流,在防疫方面也会更加严格,会给人带来更多安全感。
中高收入家庭财富未受影响
根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显示,34.4%的家庭财富水平没有变化,16.7%的家庭财富值减少一点,26%的家庭财富值增加一点,4%的家庭财富值增加较多;低收入家庭中,有34.6%的家庭受影响较大。
大部分中高收入家庭的财富值并未因疫情而受到影响,这些人也将是消费复苏的主力军。对于这一类人群来说,他们更可能会优先选择高端购物场所进行日常消费。所以,就整个市场形势来看,高端购物中心更加具备天然优势。
太古汇品类齐全的奢侈品牌直接将高端客群一网打尽,中低端品牌亦能吸引不少人流,为业绩做贡献。
市场大趋势以及广州太古汇本身的品牌优势,使其能够在疫情期间以及疫后恢复阶段抢占先机,也能够更快的恢复元气。
不断创新,巨型北极熊闪现
外行人看太古汇,可能觉得他们的成功是必然的。市口好就会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量,品牌商就会蜂拥而上,哪有不红的道理?
从消费者的眼中,太古汇带来的是不断创新、与众不同的高端体验,代客泊车、改造环保洗手间、升级母婴室等人性化服务都为他们赢得了无数的口碑。
广州太古汇从2016年开始每年升级改造一个商场卫生间,不仅仅是对空间和设备的升级,更多的是一种体验的升级和生活方式的升级。
七月初夏,广州酷热的三伏天把人热到变形。
为了唤醒人类的危机意识,广州太古汇联合加拿大著名艺术家Laurence Vallières及华夏地理杂志,举办了一场以「与你为邻,自然共生」为主题的动物保护展览。
展区就在广州太古汇M层,远远望去,一只三米高的北极熊稳居展览中心,神态憨萌的仿佛在跟到场的人们打招呼。
展区内还能观赏到由华夏地理杂志支持提供的森林、天空、极地、海洋四大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照片及音像。
好位置与巧设计
建筑设计:玻璃盒子、下沉广场
广州太古汇南侧直面天河路主干道,透明玻璃盒子与外部街道平行。透过玻璃幕墙,可一眼望穿商场的内部布置,催化和加速着消费行为的发生。
玻璃幕墙四角,安置着三个塔楼及一个文化中心,中间则退让出大片面积建商业广场。区别于多数购物中心,广州太古汇巧妙的将地下两侧商业空间“下沉”,看似两层,实则是四层半。
内部规划:十字动线,扶梯串场
广州太古汇购物中心采用了十字形的平面动线,将人行主入口和车行入口放置于南北向的短轴上,而在长轴两侧各设一个入口,最核心的大牌落位于短轴线上,其他商铺则落位在长线上。主动线长度约250米是消费者步行的舒适距离,同时动线向下弯曲,创造了弧形的商业空间体验。
弧形动线在购物中心的设计中非常常见,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了顾客行进过程中的趣味感,减弱了一眼望到底的无趣;二是变相拉长了动线长度,使得更多的铺面可以得到展示。
购物中心中央的走道宽度达到十二米(包含中间的镂空区域),这一宽度不仅远高于规范所要求的下限,也大于传统的高端购物中心,同时中央的挖空区域尺度异常阔绰,特别是最中央的椭圆形尺度更是惊人。
这种奢侈的开阔带来的舒适感和商铺的可见度是太古方面愿意牺牲的,带来的最直观好处就是地下层的空间感受大大提升,消解了负一层的感觉,加强了消费者在地下逗留的意愿,也
间接抬升了租金水平。
广州太古汇屋顶花园
太古汇的屋顶花园4000平方米,在这一层引入了六家餐饮店,承担起了项目休闲的功能。
屋顶花园的尺度大,形态完整,功能上这里是消防疏散平台,但同时它也是最初市民广场概念的一个延续,太古希望把它做成“CBD中的空中花园”。
这些看似奢侈的投资盘活了三楼3000多平方米的店铺
外部连接:三通地铁,多层打通
广州太古汇创造了多层城市链接,通过两个地铁口和BRT的接入将其中的两条分支变成人流量最大的通道。
地下二层与广州地铁三号线石牌桥站的两个出口非线性连接,城市人流从地铁轨道层或地面进入站厅层时,可迅速进入商场内,导向清晰。此外,在其西北角还预留了与地铁 1号线体育中心站的连接空间。
此种连接模式在商业人流与地铁站人流之间形成缓冲空间,能有效避免拥堵场面。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商业考虑,为保证足够商铺层高,广州太古汇不惜增加造价以提高埋深,且减少地下机动车的停车位(地下机动车停车位约700个左右)。
最刚硬的运营实力
太古汇的建筑立面和大多数高端购物中心都不同,那就是立面上对于广告橱窗元素极其谨慎地控制。
太古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有能力扫除由此带来的阻力。广州太古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贯彻一开始所提出的目标——打造一个优雅有格调的顶级综合体的理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
这种看似文气的理想主义,背后则是最刚硬的运营实力。太古汇最终只批准了两家顶级品牌设立了沿天河路的立面,即便是这样的大品牌,所有对建筑外立面的改动也必须经过太古方面建筑团队的批准。
正是这样一以贯之的掌控,使得整个项目最终能够以非常接近最初的设想而完成。
购物中心作为平台,其与租户(品牌)间存在彼此利益的一致和资源的互补,双方是个协同网络,正向的新成员(新业态、新品牌)加入会为整个协同网络带来新增长契机,丰富项目的卖点。
业态合理配置、调改之下,广州太古汇品牌门店“引流大法”亦技艺娴熟。M层(负二层)北侧动线末端,布置了Ole‘精品超市,东侧则是顺电,两大主力店客群明确,引流明显。
天时地利人和多重叠加,才有今日之广州太古汇。站在九年站台,往回望,这个天河路上的常胜将军会否想起当初对广州的纠结?重新思考着:是它捧红的广州?还是广州捧红了它?
“总有一些细节令我们夜里无法入睡”太古集团首席代表白德立曾如是说。这番匠人风骨怎么能不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