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盲盒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迎来爆发的风潮。品牌联合以盲盒的形式推出潮玩手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比如,闲鱼刚刚推出了自己的“潮玩节”,娃哈哈和泡泡玛特也推出自己的“盲水”。因为这种创意玩法,正契合年轻人的消费趋势。
因为盲盒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性下,很多人就会尝试去碰运气。碰运气的人多了,盲盒这种营销方式也就火了。
最近麦当劳的小黄人盲盒就很火,这次盲盒中推出的“小黄人”系列玩具,本身就极具IP属性,这可以吸引大量的老忠粉,同时,麦当劳的营销策略是,“只送不卖”,也就是说,玩具是和开心乐园餐一同配套送出去的,这样一来,喜欢小黄人的大人或小孩都会为此买单。
据AdMaster发布的数据显示,ACG文化已经成为中国Z世代年轻人最普遍的兴趣爱好。对于盲盒这类新鲜事物,他们更愿意去为兴趣消费。
而且,小黄人这个IP具备的萌趣属性,能让麦当劳更容易去破圈。上到90后,下到00后,都会乖乖被它的可爱所俘获。
盲盒的吸引力其实源于一种上瘾机制。畅销书《上瘾》中曾把上瘾机制拆解为四个环节: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
先是由经典的IP玩具来触发圈层用户的情绪,刺激用户想要拥有玩具的情感因子,比如,很多大朋友可能不会想到去吃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但是看到开心乐园餐赠送小黄人玩具,而Ta又很喜欢这个系列的玩具。(触发)
那么TA很可能就为了拥有小黄人而去买开心乐园餐(行动)
但因为抽取盲盒这个行为本身的体验是多变的、随机的,不同的盲盒有不同的玩具,也就有不同的奖励(多变的酬赏)
当你满心欢喜地去买了这样的盲盒,拆开包装,发现没有抽到自己喜欢的那款玩具的话,就会想着继续购买盲盒(投入)
于是顾客开始对这种营销方式开始上瘾,越上瘾越容易被触发,也就越容易重新投入,形成一种闭环的上瘾机制。
于是很多商家就会利用这样的套路,去给产品设置盲盒,希望通过这样的上瘾机制来刺激顾客的消费。
因此,在进行营销时必须考虑此番动作能否激发顾客上瘾的4个环节: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并围绕这四个环节考虑设置盲盒的必要性。
盲盒的营销策略主要有三点:
1、持续推出新款,持续吸引人买单
一直以来,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都会随机附赠一个儿童玩具,这其实就是隐形的盲盒套餐,而且持续地更新玩具,这次出了小黄人系列,下次可能出HelloKitty系列,不断推出IP玩具,利用赠品持续地吸引顾客买单。
2、在盲盒中设置“特有款”
比如有一些玩具是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的,只能在盲盒中抽取,那么这样的“特有款”玩具,就会特别有吸引力,一些资深玩家很可能为了获得这一个特有款,而买回一大堆的盲盒。
3、限制盲盒的数量,先买先得
限量购买,售完即止,这样的策略非常有效,可以刺激用户快速地下单,本质上就是一种饥饿营销。
4、设置盲盒中的限量款,打造高价单品
盲盒同样可以分成三六九等,越高价的盲盒,其中的潮玩可能越稀有,这样的限量款,足以紧紧揪住资深玩家的心,这样一来,就容易通过盲盒实现高利润变现。
经营盲盒就如同经营一款产品,“产品是1,营销是后面的0”,对于营销,如果没有好产品做支撑,就很难把效果维持下去,营销之“道”不是去卖产品,而是通过分析,生产出用户所需要的产品,好的产品自己会表达,好的产品用户也会传播。
内容来自网络整合,仅供分享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