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无论古今,在国人的心中,都藏着一种情怀,即走出家门,领略远处的风景和人文。
每个人都有回归简单生活的方式,有人选择泡在茶馆、酒吧,用与陌生人的调情与口水消磨时光;有人选择电视,把生命贡献给韩剧和芒果台;但只有辛勤工作过的人,和那些拨得开眼前看得见未来的人,有能力和见地选择更有品质的生活——找个山好水好的地方,买套房或是租个宅,偶尔把人生换种模式,用生活的方式旅行,用旅行的方式居住,不求纵情山水,只求找回真我。

可以说,我们都是时间的旅行者,为了寻找生命中的光,终其一生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正是出于内心的渴望和生活的向往,不仅让旅游这件事火了,更让文旅地产站到了风口!
风口已来,如何翱翔?
依山傍水、春暖花开,是精英阶层形而上的向往,是新富阶层的田园想象,也是这个时代的品质追求。找个地方躲起来,逃出雾霾、逃出城市、逃出水泥森林,融于山水之间。精英阶层们开始选择主动与社会保持距离,正是有了他们用生活进行的实践,我们读懂了这个时代的追求。这是一个这样的时代——“名利”不是奢侈品,“幸福”才是,“成功”不代表个人魅力,“真我”才是。
旅居时代悄然而至,聪明的商家也是时代趋势的观察家,旅游地产和度假酒店的开发军团还在持续地壮大中,几十个城市都打出了“休闲”的标签,一群人在追求生活的品质,另一群人则竭力为之打造心仪的目的地。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从“黄金时代”转入“白银时代”,过去“拿地-盖房-再拿地-再盖房”的传统模式早已成为老黄历,如今众多房企都在忙着转型和突围,而文旅地产则成为众多房企的关注焦点所在。
在中国,即使是只有少数人所追求的生活,也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何况中国的精英阶层们正在奔走相告,互相传授着旅居的心得。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旅游地产、度假酒店、异地养老、产权公寓等为方式的旅居生活意愿,正在迅速地由少数人传导至多数人,人们正在兴奋地、用辛勤劳动换取更有品质的生活。数以百万计的人,正在从城市迁徙到海南、云南、环渤海或者任何一个值得停下来享受生活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房企例如雅居乐、恒大、融创、万达、华夏幸福、华润、荣盛、复华等开始投身并深耕文化旅游地产市场,寻找行业痛点,并推出多样化的创新产品,开展差异化竞争,以抢占市场。

之所以,各大房企杀入文旅地产市场,其核心就在于文旅项目作为企业的一大品牌,可以提升其综合地产运营实力,成熟之后还可以给其他地产商输出自己的综合运营服务,符合未来的地产存量市场发展趋势,当然这就要求开发者不仅拥有强大的资金后盾,也需要多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开发模式。
在过去几年中,全国共拥有上万个旅游地产项目,并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涉足于旅游地产开发。在度假酒店方面,喜达屋、洲际、希尔顿、万豪、索菲特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也开始抢滩中国度假市场。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旅居,正在成为一场运动。

这是一种生活主张,是生活态度,是生活方式,是对生命的不同理解与诠释,是身体与心灵的更高追求,是内心与社会求得大同的选择。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用“旅居”为品质生活注脚。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这样一个公式: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 8%医疗因素 + 7%气候因素。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乡村是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
中国5000年的文明就是乡村主导的文明,现今尚保留下来的近300万个古村落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密码,承载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仍存活的文明形态和文明历史。从历史的视角来看,离开乡村就无法解读中华文明。

中国乡村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基因,有文化、有历史、有家族、有独特的生活方式,离开乡村无法解读中华文明。中国乡村的价值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整个人类,那是我们生活的净土,我们灵魂最后的栖息地,我们共同的家园。
乡村人文是无比丰厚的、活态化的遗产和财富,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从工业文明角度看,这可能是一种愚昧的生活方式;但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现代旅游角度讲,却是最原始、最原真、最原生的资源,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乡村风景宜人,空气清新,适合人群居住。

乡民从事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耕作,民风淳朴,形神有序,节奏舒缓。乡村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有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乡村生活的这种闲适性,正是当下休闲旅游市场所追求的,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中国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将走向乡村旅居时代
近几年民宿的崛起是乡村旅居兴起的一个信号。
游客喜欢有个性化气质的旅游地,异质化的旅游体验永远是最高追求,这与旅游景观价值的排他性、垄断性、唯一性是一脉相通的。

从旅行到旅游,是从小众到大众的进步;而从旅游到旅居,则是从大众到小众的回归。只不过,这种回归是高端的、闲适的和更加个性化的,有时甚至是特殊定制的。这是旅游者消费心理走向成熟的结果。
从城市生活到乡村生活
在不同的时期,事情往往在朝两个相反的方向过度和发展。从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阶段来看,前些年,处于中国城市化高潮阶段,大量居民涌入市区,步入了城居生活时代。随着城市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城市资源逐步稀缺,城市空间趋于狭窄、城市环境越发恶化,人们开始逃离城市的压力和氛围,急迫需要一个缓解压力、释放身心的生活空间。

现在,游客到乡村已不再是单纯的旅游,而是被乡村的环境所吸引,在当地体验城市生活所没有的生活方式,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北京等大都市,在黑、吉、辽这样的省份,甚至出现了“候鸟式旅居”。
乡村康养1236体系
乡村养生是以乡村为生活空间,回归自然、享受生命、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身体、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乡村拥有更多城市没有的资源,满足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需求。
乡村康养追求三生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形成了独特的1236体系。
1:是指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是指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两大理论基础
3:是指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三个步骤。

6:是指生态情志养生、生态饮食养生、生态运动养生、生态起居养生、生态四季养生、生态中医/保健食品养生等六种方法。
乡村康养资源
景观资源——以景养生:乡村景观经过岁月的雕琢,形成了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景观,无论是山、水、田、园,还是花、虫、鸟、兽,都给人以静美闲适的享受,进而沉淀浮躁与喧嚣,释放郁闷与压抑。

人文资源——以和养生:乡村人文资源是乡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与人及与天、地和谐统一的相处方式,展现了乡村悠久且和谐的整体面貌,是以和养生的基础。乡村的人文魅力在于包乡村文化、民间习俗和传统节庆。乡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乡村的生活习惯、农耕体验、民俗艺术和非遗文化等可以陶冶游客的身心,增长游客的见识。
环境资源——以睡养生:莎士比亚把睡眠称为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城市睡眠环境和乡村睡眠环境有很大差异,乡村中的各种声音构成了一首美妙的催眠曲,人们更容易养成健康的生物钟,进入深度睡眠,进而实现“以睡养生”的目的。
趁现在还不算老、趁现在还有梦想,想去的地方,现在就去。不要停留在原地,旅居生活带给你的不仅仅是远方的风景,还有未来的无限可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