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是网络流行词,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其他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从而衍生出“种草经济”。
最近这一年,“口红一哥”李佳琦,一位涂口红比女人还好看的奇男子,只凭一句“Oh my god”就能让一款口红脱销,在直播能5分钟卖出15000支口红那种。
种草经济的形成,网红或意见领袖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旦对某个网红的人设产生了自我认同,你就可能会被‘种草’,进而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比如你看见网红穿了漂亮衣服,然后自己也购买一件相同的衣服穿上。
无论是直播、短视频、还是日记带货,背后也是种草经济的一种形式。种草消费背后的逻辑是消费者向从先种草后消费转变。可以理解为,消费者通过关注红人推荐,再到电商或实体店购买,并主动传播兴趣圈子将产品推荐给精准的潜在消费群,形成一种消费流行。而对于商家来说,这样的转化率却更高。
改变互动方式,颠覆传统消费决策链路,这正是“种草经济”的魅力所在。“种草经济”本质上就是内容营销,KOL们通过极强的内容驾驭能力,让粉丝产生共鸣,借助自身影响力和粉丝高忠诚度,使得粉丝对其内容中的广告接受度更高,进而完成从用户种草到交易预订,再到持续生产内容的全链路的正向循环。
“种草”不止是停留在功能的选择上,更像是消费者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个性态度以及品牌背后所代表的符号化意义。
相较于以往的文字、图片产品陈列方式,以内容和社交为主体的短视频传播载体,使得营销场景更丰富,也更具趣味性。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官方账号,品牌可以和年轻消费用户直接建立联系,大大缩短了营销链路,为品牌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种草经济”的背后还源自数据链路的打通。不同与以往的电视卖货,消费者的大数据反馈,可以帮助博主更精准地进行内容策划和产品推荐。
那么企业该如何思考种草消费呢?我们认为有4个关键点:
1、绝不是单纯的营销层面思维,而是战略层面思考。战略层面需要从产品、营销、组织等一系列的做法不同。比如有些产品在从前期规划的时候就天然具备社交属性。
比如完美日记。完美日记在线上布局全媒体载体矩阵系列,包含一系列社交平台,并且与大流量池结盟。并且在美妆界很快成为一匹黑马。比如完美日记完成1亿美元融资,估值已经达到20亿美元。
2、以内容驱动为驱动,不同平台针对性的打法。目前,种草平台也非常的多,淘宝直播、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B站、知乎等。其实各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小红书80%以上是女性用户,一二线城市用户占60%以上,超过70%的用户是90后。目前小红书的客户群体的喜好主要集中在美妆和时尚两大类,两类KOL的数量占比合计过半。
知萌咨询机构在《2019年中国消费趋势报告》指出,随着消费的社交化, 社交媒体不再只是一个社交的工具,逐渐成为消费者获取消费信息、了解产品好坏、并决定最终消费的重要渠道。“种草”能力与“内容创造”将成为品牌营销的重要能力,培育新消费文化的“拔草”文化将逐步盛行。
3、网红是前期引流的关键,但一定要形成圈内流行,才有可能大爆发。而网红绝对是商家——产品——网红——到消费者整个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
网红可以在前期引流起到关键作用,而后期一定要形成圈内流行,并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
4、针对种草消费,绝不能仅仅作为一次某个别产品特定推广的短期行为来看。我们看到很多大品牌也早早布局了这些种草平台,并在深耕细作。抓准消费者喜好,只有这样才真正离消费者最近。长远看,甚至能形成C2B的模式。
内容来自网络整合,仅供分享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