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是什么?按照中央的定义是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体系,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划分,包括5G、工业互联网等等。
新基建本身不仅仅服务于基础产业,还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以5G为例,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虽然都是公共系统,但是不是财政投资的。以5G为例,财政不需要投资,是运营商投资,所以大部分新基建都不是财政支出的,它本身就是一个市场,有着很复杂的需求。

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层是基础网络,由运营商提供,包括5G、IPV6。其上是企业自身的数据中心,以及第三方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包括虚拟化网络资源,计算、存储资源池。再其上是公有云服务商及私有云,包括平台支付,其中有很多供给软件以及开放环境,特别是大数据的挖掘和人工智能的算法。
公有云服务商之上还有很多工业控制软件,这些是一般云计算所需要的。对于工业互联网,还需要有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平台及供应商提供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各样的数据。
5G是金融科技数字基建首选
在金融科技里,5G是支持金融科技的数字基础设施的首选。5G是面向产业互联网。5G无线技术依赖于通讯原理,首先把基站做得更密,基站数越多,网络用量越大,即组建大规模天线阵,扩大其能耗。5G的无线技术与网络技术共同支撑5G。

5G和4G相比,在多项性能上有一到两个数量级的改进,很好地支持了正常移动宽带。移动性能实现每小时500公里,支撑的高铁无线接口,减少了90%的空口期,高超可靠、低时延,连接密度提高10倍。
5G的新基建,不仅涉及5G无线技术。新基建将加快固网宽带升级。5G不仅提升了无线接入的能力,而且推动核心网实现高可靠、低时延,5G带热了云经济,疫情期间的云办公、云课堂、云视频、云商贸、云招聘、云签约等应运而生。
终端通过5G上云可直接利用云端服务器的计算及存储能力,无需将核心程序下载到本地,可简化对本地终端的要求。借助5G技术可以克服地域分散、信息不对称、风险可控性差、服务成本高等问题。
金融业务上云有什么好处?
从三个方面来说。一是实时计算。金融的精准营销、实时风控、交易预警和反欺诈等业务都需要大数据分析,而且需要实时响应。二是方便对接。即可以和业务对接,降低和中小微企业的对接成本,全面赋能金融服务。三是降低成本。保险业务面对“留痕难”的问题,要求录音录像,依靠各个金融企业来做这种工作成本比较高。如果上到云端,可实现客户的姓氏、音视频的资料可追溯,保险业务可以有序开展,降低成本。
5G还会激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要求带宽比较宽,对于延时有要求。4G延时是40毫秒,无法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头盔要求延时不超过7毫秒,否则就有晕眩感。这一方面在生活方面有哪些应用呢?当人们到人员密集的超市,去商店试衣服的时候,通过上网,对着网上的试衣镜,可以测出个人的身材,根据个人所选的衣服可以虚拟化衣服套在个人的身上。
5G和区块链结合后可实现万物信联合
通过5G,可以打通物联网,并且上升到智联网以及信联网。5G来了,延时短,且能够支持大连接、高速运动,使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无缝连接。更进一步地,可以在超高清摄像头、机器人和无人机等物联网模块嵌入AI芯片和操作系统,使IOT(物联网)与AI直接融合,相当于边缘计算能力下沉到物联网终端,帮助IOT开发者解决开发兼容问题。
再进一步地,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模块还可嵌入区块链,保障物联网设备接入认证、数据加密及设备控制授权安全,解决基于数据的确权和数据资产化的问题。区块链+AIOT可称为信联网。

区块链实现交易去中心化、交易信息隐私保护、历史记录防篡改、可追溯等,但业务延时高、交易速率慢、对基础设备要求高。5G的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正好适应区块链的需要,而5G本身在网络设备安全、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短板可以基于区块链得到弥补。原来的业务是上网实现网络互联。
5G和区块链结合后,其业务演进可实现从上网网络互联到上云数据互联,再进一步实现价值互联。与物联网结合后,可实现从物联网到智联网到信联网,从万物互联到万物互联到万物信联合。

在5G时代,中国5G和发达国家同步商用,5G的主要表现是云端的智能融合能力。我们现在想像得到的5G应用是4K、8K,工业互联网等等。可以说移动通讯的新业态都是网络能力具备以后才催生的,5G一定会产生出我们现在想像不到的新应用。我们相信新基建会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促进金融科技新业态的发展。
最后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构成了完整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新基建的支柱。新基建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打造了超宽带、高可靠、低时延的平台,新基建也促进了经济社会信息化地深入渗透,对金融科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加大金融科技的力度,也需要控制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