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影响,几十万家非“必要”商店关门,把实体零售业进一步推向深渊。
尤其是服装品类,销量腰斩的比比皆是,不少知名品牌濒临破产,其中包括代表美国流行文化的服装品牌Gap。
一、GAP第一财季巨亏9亿美元,线下销售额大幅下滑
美国快时尚集团盖璞(GAP)发布了2020年第一财季的成绩单,净亏损额超过9亿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在截至5月2日的第一财季期间,GAP集团销售额为21.07亿美元,同比降低43%。
按集团品牌来看,主品牌GAP销售额大跌50%,除了线下门店销售额下降65%之外,其线上销售额也同比下降5%。
跟着业绩一起下跌的还有股价,自从2013年市值巅峰后211亿开始,一路往下跌。
自今年2月以来,GAP的股价今年已经跌去了60%,市值蒸发大概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0亿元)。
而此前作为业绩主力军的老海军品牌(Old Navy)线上表现良好,销售额同比上升20%,但受线下渠道影响,该品牌整体销售额也出现同比42%的下滑。
GAP旗下另外两个子品牌的销售额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GAP集团的财务状况也引起外界担忧。
公告显示,该集团短期债务新增5亿美元,长期债务高达12.5亿美元。
同时,该集团表示,在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发行了22.50亿美元的优先担保债券用于偿还此前的借贷债务。
4月下旬,GAP集团对外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链紧张,其银行账户仅剩约7.5亿美元,消耗近10亿美元。
截至2020年第一财季末,该集团只剩11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
雪上加霜的是,此前,GAP集团为减少损失,暂停支付关闭店铺的租金,如今却因此收到诉讼。
近期,美国最大购物中心运营商西蒙地产集团对GAP集团提起诉讼,控其拖欠疫情期间4月-6月的三个月租金以及其他费用,共计6600万美元。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GAP集团还采取了包括暂停给约8万名员工发放工资、削减高管薪酬、暂停股票回购、暂停发放股息、裁员等措施。
按道理来讲,50亿人民币也不是一个小的数目,GAP也不至于发不起员工的工资。
但是稍微对GAP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GAP的门店分布全球,仅仅员工就达到15万,这样算来,50亿人民币确实也算是杯水车薪了。
年过半百的GAP,怎么突然就不稳了呢?
疫情显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我们都知道,但凡雪崩的,都不会因为最后一片雪花。
50岁的GAP,终究不能再优雅。
它多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疫情更把它推上风口浪尖。
二、GAP关闭新创品牌Hill City,亡羊补牢来得及吗?
目前,Hill City品牌将继续缩减其最受欢迎的款式,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停止经营。
上周四,美休闲服饰品牌Gap发布消息称,关闭了其时尚运动服品牌Hill City,将其资源专用于更大的品牌Banana Republic和Old Navy。
目前,Hill City品牌将继续缩减其最受欢迎的款式,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停止经营,以投放新产品。
GAP前首席执行官亚特·佩克曾表示:“运动是集团的主要增长领域,我们的顾客一直反馈,要求面料、功能和时尚的高端男装产品,Hill City就是我们的回应。”
Hill City官方6月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称该品牌计划在一年内结束运营,未来几个月将继续接受退货。
同时,畅销款式暂时将继续补货,但新款式会下架。品牌标识会负责任地处理剩余的库存,两年时间不到,Hill City便宣布停止运营。
三、GAP北美继续关店,却为何在中国逆市开店?
Gap品牌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5%,在北美和全球的销量都出现了下滑,141家Gap门店关闭。
事实上,该品牌在北美的门店数量从2007年的约1300家一直在稳步减少。
不久前,GAP宣布将于6月末关闭沈阳中街大悦城店,GAP北京APM店也即将关店,原因是“租约到期”。
目前来看,GAP接连关闭北京中街大悦城店、北京APM店,主要是因为门店租约到期,也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
虽然北京、沈阳两家门店接连宣布歇业,但GAP近日在中国的拓店势头也十分迅猛。
4月中旬至今,GAP在6城开出6家门店,分别是成都希望奥特莱斯店、上海金虹桥店、沈阳尚柏奥莱店、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店、绍兴世茂广场店、郑州首创奥特莱斯店,其中绍兴、郑州是新进驻城市。
另悉,疫情爆发前,GAP还开出了2家新店——天津嘉里汇店(1月1日开业)、天津津南吾悦广场店(1月16日开业)。以此推算,GAP今年内累计开出8家门店。
当前,在全球其他市场仍受疫情影响的背景下,中国消费市场已逐渐恢复正常,GAP多开门店、加大投资也是为当前业绩考虑。
不过,中国市场的发展对GAP整体业绩的改善程度有限,该品牌大部分门店仍在北美地区,关店对其业绩打击较大,甚至将影响GAP全年业绩的走势。
实际上,尽管GAP仍在拓展中国市场,但该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评价并不高。
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其产品质量一般,设计落后且价格虚高,同时,频繁的促销活动也使得该品牌的形象大打折扣。
相比优衣库、Zara等快时尚品牌,GAP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似乎更为缓慢且艰难。
内容来自网络整合,仅供分享使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