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消费回升”,“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这是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重要部署,应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家经济走势和政策走向的前瞻窗口,与实体商业更是息息相关。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平稳,中国实体商业的环境,像初夏的天气,活力迅速升温。而全国“两会”的到来,更让大家对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更大幅度地提振消费充满期待。
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2020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在就业方面,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旨在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有了就业,才会有收入和消费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推动消费提升,确保“就业优先”,稳定并扩大就业显得非常必要。
此外,为了提到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的补助政策:
失业保险:截至3月底,已向230万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3亿元。
困难群众补贴:财政部已安排1560亿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的额度。
消费券: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甘犁教授的统计,截止4月下旬,各地方政策推出的消费券规模在390亿元。
新消费业态崛起5G商用化全面加速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关键词包括: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电商网购、互联网+、农村电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跨境电商、进博会。
而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新消费业态创新和崛起。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推动消费回升,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全民消费习惯改变,“新消费”崛起
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造就了代际间财富积累的分化,叠加庞大的市场容量,形成了不同人群中“多消费时代”并存的格局:
财富积累“空前”的65-75后“富裕世代”:以高端化、轻奢化、品牌化消费为消费特征;
高净值人群不断变老的“富裕世代”:高端医疗、高端养老等服务需求变大;
95、00后为代表的新世代:作为上述“富裕世代”财富的直接传承者,将是未来中国消费升级的新兴动能所在,国货、直播、游戏等业态兴起,带动新消费崛起。
5G商用化或将催生全新零售业态和服务方式新出现的“新基建”关键词,可以看出政府对该领域的重要程度及释放出利好的信号。新基建包括了七大领域,分别是“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其中,5G、大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建设利好电商行业的长远发展,5G 的商用化有机会催生出全新的零售业态和服务方式,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则能够深度挖掘每个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做到精准商品推广和销售,引导消费者访问相关电商平台,增强流量的活跃程度和黏性。
跨境电商成新兴业态“潜力股”
电商亦是今年关注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表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会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互联网+”经济成为不可阻挡趋势。
其中,跨境电商更是连续多年被提及,表述从完善、设立到加快发展,说明跨境电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这从国家新设立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可看出,跨境电商为稳外贸强支撑添动能。在“稳外贸”这一过程中,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业态也受到了一定的利好。
再砸2.5万亿,为企业减税降费
今年,政府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
前期减税降费政策全部延长: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
给企业生产经营“省钱”: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并予政策支持。
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底。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
减税降费是降成本的重要举措,其中,增值税减税构成了最大部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以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着眼于降成本,出台了大量减税降费措施。而今年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减税降费规模进一步加大。
从企业上来看,减税降费对不同体量的企业的影响差异较大。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由宏观大环境决定,减税降费的效果更多体现为“锦上添花”。但对小型企业而言,税率的降低、普惠性税收的减免,有望是“雪中送炭”,成为助推小型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