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层作为购物中心的“脸面”,一直以来都是各大品牌商激烈争夺的主战场。
据数据监测,2018年-2019年,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首层开关店占比旗鼓相当,“洗牌潮”暗涌。相较于2018年,2019年一线城市首层品牌开店量减少,关店量上升,更迭提速;二线城市关店量减少,开店量上升,更迭放缓。
整体上看,零售仍是购物中心首层的“扛把子”,但2019年开店量占比较2018年下降,且整体发展下行。餐饮、儿童亲子、文体娱、生活服务业态也在瓜分首层的“地盘”,其中,餐饮、文体娱、跨界集合店业态发展上行,是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首层更迭的共性。
一、购物中心首层业态更迭趋势:
1、零售业态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首层发展下行
零售业态承受着“开店潮”与“关店潮”的双重压力,是首层更迭最频繁的业态,且整体发展下行。一方面,零售业态承租能力强,一直以来都是首层的“VIP”,占主流地位;另一方面,受电商的冲击,零售行业寒冬持续蔓延,不少零售企业只能“断臂自救”,同时,商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倒逼项目加大革新力度,纷纷在首层加码多元业态,传统零售业态的“地盘”正不断缩小。
2、文体娱、跨界集合店、餐饮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首层发展上行
在体验式消费升级的新形势下,文体娱、跨界集合店、餐饮等体验业态在购物中心首层异军突起,并且发展向好。
特别是餐饮业态。以往,餐饮业态作为“引流款”总被安置在购物中心最高层。近两年,购物中心不断加大餐饮业态的调入比例,而随着餐饮品牌的增多以及种类的不断丰富,餐饮业态的身影正从购物中心高层“走”下来,在首层占据一席之地,而享受了更多曝光量的餐饮业态在首层的发展优势持续显现。
3、生活服务业态在一线城市发展下行,在二线城市发展上行
一线城市购物中心以深化娱乐生活消费场景为定位,生活服务业态在这里“格格不入”,而且生活服务业态承租能力弱,难以承担一线城市首层高昂的租金,发展并不顺遂。而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更加倾向于打造均衡业态全功能性的消费场所,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的的生活服务业态符合购物中心定位,发展欣欣向荣。
二、不同线级城市购物中心首层细分品类更迭趋势
一线城市黄金珠宝、饮品、潮流数码、运动装发展上行,西式正餐、户外用品、钟表、特体装发展下行;二线城市饮品、潮流数码、运动装、黄金珠宝发展上行,母婴童用品、童装/童鞋、美容spa、钟表发展下行。
1、一线城市购物中心首层火锅衍生品发展上行
火锅具有社交属性,而随着年轻群体对社交越来越细分,以及少数人就餐的情况增加,作为火锅垂直细分品类的火锅衍生品,在菜品选择上更加灵活,人均消费也相对较低,成为年轻群体特别是白领社交的新宠,在白领群体多的一线城市发展迅猛。
2、 二线城市购物中心首层母婴童用品、童装/童鞋发展下行
一方面,新一代90后父母深受互联网的影响,热衷于在网上购物,电商对童装实体冲击很大。另一方面,国内童装、婴童用品市场起步晚,品牌多且杂,有影响力并有能力进驻购物中心首层的代表品牌寥寥无几。
内容来自赢商大数据及网络整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