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sdl
Sreach
banner
INSIGHT

鹰眼

资讯分类
/
/
“两会”释放了哪些房地产信号?

“两会”释放了哪些房地产信号?

2021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用了一定的篇幅提及房地产。

 


在部署2021年的重点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寥寥数语,勾勒出了房地产的近景目标与长远期许。从内容上看,既保持了近年来楼市调控思路的连贯性,又紧扣市场发展中的新热点和新问题。

 

 
 

“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调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如今,已经迈入提出“房住不炒”定位的第5个年头,久久为功,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各地政府从调控端、金融端以及土地端出击,灵活祭出政策组合拳,传递了明确的政策信号。

 


总的来看,近期,除深圳外,杭州、上海、无锡、东莞等地纷纷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


今年来,各地频繁发布楼市调控新政,从热点一、二线城市严禁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到上海、杭州将法拍房纳入限购范围,全面围追堵截投机炒房行为,所有调控政策均围绕“房住不炒”落地。


以前的高增长、高周转的打法已然结束。在“房住不炒”的核心下,作为经济的压舱石,房地产业将进入稳定发展的“新常态”。


“房住不炒”主基调不会变,未来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

 

 
 

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房住不炒”是主基调, “三稳”是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地“一城一策”长效机制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2021年房地产调控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地政府灵活适度调整自己的调控政策,在打击投机需求和支持自住方面,有保有压。同时,调控政策将更加精细化,强调系统性、整体性,避免碎片化,金融、土地和住房政策一揽子推进。


过去调控的短期目标是让市场回归理性,未来将会不断在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无论是土地端、市场端、还是资金端的调控政策,无一不是围绕着以往房地产行业调控的主基调,没有变化。其核心目的依旧是“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最近“22城将实行‘两集中’供地政策”在房地产行业持续发酵。简单来说就是:核心一二线城市,一年三次集中公告、出让土地。


北上广深等22个重点城市在列,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苏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


紧跟其后,2月24日,这份22城名单中的天津、郑州、青岛、济南、苏州五城几乎同时发布了对住宅土地集中供应的相关通知,每年供地不超过3次。


前有资金端“三道红线”调控,市场端有限购、限售、限贷政策调控,土地端有“两集中”政策调控其实也是意料之中。

 


房地产本身的稳定对于经济稳定有着重要作用,房价稳定、地价稳定、预期稳定才能有效落实经济稳定。预计今年房地产不会出现过度刺激政策,稳定依然是重中之重。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被摆在重要位置

 
 


对比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房地产方面的表述,笔者发现,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房地产方面的表述共142个字,相较于2020年明显有所增加,但相较于2017-2019年整体表述仍然较少,其中2017年时提及内容相对较多,约为230字。2021年整体导向仍为“房住不炒”,并重点转向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尤其是要“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房子将回归居住属性。 

 

具体而言,房地产方面仍然贯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是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房住不炒”后,连续两年再次重申。不同的是,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增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表述,现阶段地价、房价仍是不能触碰的红线。 

 

 

市场一直关注的“房地产税”在2021年并未提及,实际上,在2018年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在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中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的表述,但自2020年以来已是连续两年未提及,我们认为房地产税暂时不会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租赁”和“共有产权”,这是自2018年提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后再细化,具体表述为“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核心仍然在于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制度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与房地产市场有关的内容,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之一。原文表述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城市更新。 

 

完善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成新一轮发展主体。截至2020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按照计划,2025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2021-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仍有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意味着未来将有大约7100万人将由农村迁移至城镇,这一部分人口将有望给房地产市场提供坚实的需求支撑,城镇化仍是房地产行业最大的制度红利。

 

 

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以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为抓手,促进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目前,已经获批的19大城市群,承载了我国75%以上的城镇人口,贡献了80%以上的GDP。

 

笔者认为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这5大城市群或将成为新一轮发展高地,房地产市场份额或将向城市群和都市圈集中,强化行业新格局。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存量时代下,城市更新再次成为房企绕不开的课题。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相较于去年增加1.5万个,并首次提出要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城市更新赛道或将延伸和下沉,未来市场空间将再被拓展。

 

 

 

 

推荐新闻

  • 深圳市乐投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755-85215576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138-2330-9793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 ptai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

  • ptai

    伯居进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