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sdl
Sreach
banner
INSIGHT

鹰眼

资讯分类
/
/
ZARA又迎关店潮?它还顶得住吗?

ZARA又迎关店潮?它还顶得住吗?

1月8日消息,快时尚品牌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将计划把旗下Bershka、Pull&Bear及Stradivirus的所有中国门店于本月月底全部关闭,仅保留官网、天猫旗舰店等电商渠道。

 

 

INDITEX集团公关部公开声明称,INDITEX 旗下的年轻品牌将着力加强其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运用直播、微信小程序等社交平台以及我们的线上店铺,这些针对年轻受众品牌的电商业务将会实现成倍增长。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发布截至4月底第一季财数据显示,INDITEX集团第一财季录得净亏损4.09亿欧元,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7.34亿欧元。

 

公司表示,新冠疫情对其业务造成巨大冲击,导致其销售额大幅下降。本季度销售总额为33.03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59.27亿欧元下降44.27%。

 

另外INDITEX集团在第一财季中表示,计划永久关闭旗下1000至1200家门店,相当于其全球门店总数的13%至16%。

 

 

2011年起,ZARA全球销量一路绝尘领先H&M、优衣库、GAP,曲线在2014-2015年开始,差距越来越大,可以说是无疑的胜者组。

 

而胜者组ZARA在今年春季总销量“转颓”,同时母公司年报显示2020年2-4月对比去年销量锐减44.7%,共计33亿300万欧元,从外界来看确实无比担忧:ZARA是不是要完?

 

那么实际上的情况,是怎么样呢?我们具体来看看。

 

一、关店是计划中?

 

根据专业分析家指出,这次关店只不过是INDITEX“计划之中,而且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转型才是背后的逻辑

 

2012年,ZARA首涉电商,对比其他牌子,起步不能算快。

 

 

而正是这次对于电商业务的初步涉足,让INDITEX彻底改观了之前贯彻线下经营的想法,开始进行“线下门店与数码业务的完全统合”。

 

实际上,虽然由于新冠疫情影响,2-4月的年报销售数据确实难看,但是通过分析就可以看出,仅线上销售数据而言,ZARA的线上营收额同期还上涨了23%,共计39亿欧元。

 

所以,最近盛传的“ZARA药丸”的说法,其实并不是那么的准确。

 

 

反观还有报道说“快时尚年轻人已经看不上了”的说法,怕不是没看到鬼灭之刃与GAP、优衣库的联名,Jil Sander与优衣库的联名卖到多好?

 

那么回到主题,ZARA在这几年,究竟做了些什么改变?

 

*改良线上购物网站设计逻辑

 

在6年前,ZARA就开始重新梳理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包括针对线上网站的一系列改良。

 

从设计语言上来说,以日本ZARA官网举例,可以说设计的非常简洁:横滚对应了男士、女士、儿童和家庭四个大类,直截了当非常清晰。

 

竖滚则是在这几个大类中进行产品细分,第一屏固定为当季活动促销信息。

 

首页既保持了时尚大气,又非常简洁直观,对比一些购物网站,可以说是非常出色的UI设计。

 

在选购衣物界面,也很直观,左边是产品模特大图,右边对应几个SIZE,打折价格单独用红色标出一目了然,下方配有在线咨询按钮。

 

整个网站实际操作起来能够感受到整体UI逻辑顺畅,显然是下了不少功夫。

 

*线下门店整合提升效率

 

在整合完线上业务之后,ZARA对线下门店也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规划。

 

 

从字面上看,宣布关门的1200家门店分下去数目落到ZARA头上有接近300家,1200家的总数对于INDITEX来说也是历年的3倍,但是实际上,大多数的门店关闭,是因为顺应网络化而进行的策略。

 

据统计,从2019年1月开始,INDITEX在全球新开出370家门店,同时也有355家门店进行了整合闭店,2021年只不过是把这个数字进一步增加罢了。

 

 

而实际整合的原因,在于加强旗舰店在某一领域中的影响,比如位于西班牙比尔博市的ZARA门店,就是将周边四个小型店铺关闭,并且统一成大型旗舰店的策略导向。

 

据西班牙ZARA地区营销负责人所说,在经过整合之后,这个旗舰店的营收水准还超越了4家店铺的总合营收,同时还削减了约20%的成本。

 

当然,字面上确实是关了3家店就是了。

 

 

2019年,在不断关店的同时,INDITEX对应的营收反而在逐渐提高,整体营收增加了283亿欧元,而ZARA经INDITEX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家居品牌门店“ZARA HOME”与服饰进行统一,不仅成功的进行了资源整合,并逐渐与长久不变的线下店为主体的营销方式挥手告别。

 

 

同时,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控制,ZARA在国内的经营逐渐也在恢复正常,据官方消息提示,目前中国、韩国、日本等地区的营业额已经逐渐恢复到了往年的同期水平。

 

改变模式,谋求线上与线下的联动,INDITEX提出的“门店与数码完全统合”策略将在2020年末及2021年初全面铺开,届时将提供订单次日达等更方便的业务提供给客户。

 

这才是“关店1200家”背后的真实。

 

二、红利过后,被门店拖累的业绩出口何在?

 

滚滚向前的车轮,也带走了物以稀为贵的ZARA“黄金时代”。2016年前后,ZARA在内地扩张步伐缓慢,而后频繁关店, 这背后的牵制因素有三:

 

 

第一,优衣库来抢食、UR平价替代,ZARA下沉不足

 

优衣库高歌猛进,去年底内地门店已超700家,远超ZARA;而本土快时尚UR目前在国内拥有近300家门店,同样覆盖一线城市核心商圈,且尺码、用料等更符合中国消费者。

 

一二线竞争遇阻,下沉亦不足。ZARA2015年透露有意进军低线城市,但目前149家门店中,一二线以下城市的占比不到三成。

 

 

第二,存量时代黄金铺位少,ZARA选址难

 

据大数据,2017年,一、二线城市新增购物中心(商业建筑面积≥3万平米)增速分别为15%、23%,到2018年已跌至12%、17%。

 

第三,电商迅猛,ZARA线上动作慢

 

ZARA中国电商之路始于2012年,自建在线商店,提供“上门退货”等服务。

 

可当时正值淘宝、京东平台爆发,国内消费者网购的主流渠道不是品牌官网。两年后,ZARA才选择与天猫合作,意在触达实体门店覆盖不到的低线市场。

 

一步慢、步步慢。曾以门店为最佳武器的ZARA,在中国逐渐失势。而类似的收缩扩张步伐、关店剧情,同样在全球上演。

 

 

2017年底,据彭博社报道,INDITEX已与买家签署售出西班牙和葡萄牙16家门店的回租协议。次年9月,ZARA纽约首家旗舰店提前关门。关店不止,ZARA全球开店步伐亦明显放缓。

 

显然,ZARA以门店打江山、守江山的时代远去了。随之而来的业绩增长乏力。自2017年以来,INDITEX集团亚洲业务增速放缓,与其全球增速趋同。

 

 

ZARA依靠门店实现规模化增长的神话不再奏效,门店数量增长与营收增长正相关性正在减弱。因为在足够大的门店基数上,无法冲刺前行,ZARA就像个戴着镣铐跳舞的大象。

 

 

 

另一方面,与日俱增的门店数量及大额的租赁费用是制约INDITEX集团业绩增长的第二风险因素。数据显示,门店租金构成了INDITEX集团总营业费用的25%-27%左右。

 

 

从根本上说,寻找新门店干的是个投资生意。如何选址,如何谈租,如何装修、如何引流……在正式赚钱之前,与门店有关的每项活动都需要砸钱。一旦低效门店越来越多,势必亏损加大,最终拖累集团利润。

 

 

2018年,INDITEX集团经营租赁费用高达23.9亿欧元,约180亿元。顺风顺水的年代,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吓人数字。

 

但当遭遇疫情超级黑天鹅,ZARA再也无法承受门店高昂的固定成本之重。截至今年4月,其出现历史上首次亏损,亏损额超过4.0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72亿元)。

 

无奈之下,INDITEX集团计划永久关闭旗下1200家店,约占目前总数量的16%。其明确指出,不是所有门店都关闭,而是那些“小型门市,以及商圈重叠而不能获利的商店”。

 

行舟45载,ZARA服饰帝国终于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清楚的明白:既无法确保门店数量的增加会带来总利润提升,也无法保证门店这种增长节奏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门店不再是红利,曾经登上快时尚神坛的ZARA,也荒神了。它需要新的出口,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疫情阴霾之下,INDITEX集团为数不多的亮点是线上卖货,年化增加50%,特别是4月单月的增长率高达95%。

 

但在中国,这个有全世界最普及的电商文化的地方,ZARA在网店运营上被隔壁优衣库狂甩几条街。而在“潮流时髦”这一标签上,其同样拗不过柳井正。

 

那么,曾经令无数国人迷恋的ZARA,将GAP家SPA模式玩嗨的ZARA,把流行穿在身上的ZARA,还能靠什么翻盘呢?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内容源自日本设计小站&零售专家,仅供分享使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新闻

  • 深圳市乐投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755-85215576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138-2330-9793

    邮箱:letoufazhan@163.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环球物流中心26楼乐投发展集团

  •  
  • ptai

    乐诚联合顾问咨询

  • ptai

    伯居进家

  •